最大的就是希望利用到馬三的人脈和身份,如果以後有機會,多從西方世界搞一點高材生回來。
這些人,也都算得上是半個外國專家嗎。
當然不是說外國的專家就一定厲害,朱啟主要需要的,是讓他們來推廣自然科學的理論。
畢竟從明朝中期開始,就已經有大量的外國翻譯作品,開始流傳到中國來。
咱們該自豪的時候自豪,該跟別人學習的時候就學習,沒什麼抹不開面子的。
馬三自然是很開心啊。
終於如願以償當了官,有了工資,開始過上了馬可波羅遊記裡面那樣的生活。
畢竟朱啟在日常生活方面,可從來都不會苛待自己人。
當然也僅限於衣食住行方面,一些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伴侶什麼的,朱啟自然是不會提供的。
馬三要是有本事,自己去找就是咯。
不過這年頭,外國人想要娶中國女人那可太難了。
懂的都懂,不懂也沒辦法多說,這事情很麻煩,牽扯很多……
其實馬三還真的去找伴侶了,之前他就在教坊司開的一家勾欄裡,和一位色目舞女眉來眼去的。
如今終於正式有了官職,還有俸祿。
當然俸祿只是一點點,遼王殿下還額外給工資,那才是他改善生活的重點所在啊!
而朝廷這邊,朱元璋對於讀書人的心學和理學之爭,其實也並不是很在意。
只是因為心學是朱啟提出來的,所以朱元璋偶爾會詢問一下。
他聽說了朱啟寫了一本新書,歸納總結了心學的要點,一些看過的大儒都是大加讚揚,朱元璋便將朱啟喊過去,也誇獎勉勵了一番。
至於說朱元璋有沒有去看過那本書,朱啟就不清楚了。
不過就算看過,估計也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想的。
畢竟正常的讀書人所想的事情,朱元璋壓根就不會去想,他自小就是貧苦窮人家的孩子。
現在當了皇帝,滿腦子都是國家大事,關心的都是老百姓們能不能過得好,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衣服穿。
那些官員們是否恪盡職守,萬一有官員欺負老百姓怎麼辦,等等這些問題。
在朱啟看來,這才是正常官吏和臣工們也該去想的問題。
而不是去跟讀書人爭論哲學理論上的事情。
既然當官了,就在其位謀其事啊。
哲學這種東西,交給其他人去研究就是咯。
當然,這也就是朱啟抱怨的想一想而已,對與不對,他並沒有去考慮那麼多,反正也不跟外人說道這些。
而朝堂此時最關心的,還是對北元的戰時。
梁王的威脅,讓朱元璋決定派遣朱亮祖前往兩廣地區,主持起了那邊的防務工作。
還是按照歷史上那樣的發展,而朱啟也適時地跟太子朱標,說了一些有關於朱亮祖以前的一些惡劣的風評。
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擔憂。
朱標顯然也留了一個心眼,派了一個心腹的副官跟著朱亮祖一起去了。
想必有太子的監視,這朱亮祖也不至於做的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