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稱年三十、除夜、歲除,可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天節慶之日。
一大幫子的公主們一早就嘰嘰喳喳的過來的玩鬧,還有人吵著讓三哥幫忙畫畫,她們都知道三哥畫畫好看。
但朱啟一早就被朱元璋給喊去祭祖去了,祭祖之後,便要開始換門神、貼春聯、掛年畫、掛籤、貼窗花……
好傢伙,本來以為這些工作都是內務府的內官們來做的,但朱元璋是布衣天子,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們能夠親力親為。
就和朱元璋喜歡讓自己的兒子們親自領兵一樣,這些節日氣氛濃重的事情,朱元璋也喜歡讓兒子們自己來做。
不過朱啟忙完了這些雜活之後,立馬就跑出宮去了,除夕夜有個習俗那就是得在自己家裡守歲,去別人家會破壞風水,但這白天出去還是沒問題的。
更何況朱啟也不是去找他的那些勳貴子弟的朋友們,而是去找藍仙兒的。
藍仙兒雖是苗疆人,但就和許許多多會過春節的少數民族一樣,此時的苗人,也大多都會過春節,又俗稱漢年。
之所以不叫春節,或者過年,是因為苗人有自己的春節,那就是苗年。
過苗年的日期,各地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收穀子進倉以後,即分別為農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龍日或卯(兔日或醜(牛日舉行。
苗年就像漢人的春節一樣,也要守歲,也要吃年夜飯,放鞭炮慶祝等等。
除此之外,打糯米粑、釀米酒、打豆腐、發豆芽,買年豬殺年豬等等,也都和漢人春節差不多。
不過朱啟之前並不知道苗年,也沒有把握機會帶著藍仙兒一起過苗年,春節自然是不可能放過的。
倒不是朱啟故意不帶徐妙雲一起過春節,實在是馬上就要和徐妙雲成婚了,輕易之間也見不到,更別說除夕這樣的大日子了。
朱啟來到藍仙兒暫住的地方,便瞧見穿了一身新衣裳的藍仙兒。
一襲百合花打底裝扮的米白色百褶長衫,烏黑柔順成長直髮中分梳理,在髮旋位置盤成高高的髮髻,髮髻周圍點綴著精緻髮飾,後面垂著與衣服同色的髮帶。
這樣的梳妝打扮,倒是和原先的女俠模樣差別很大,如果是徐妙雲來穿這一身衣裳,那肯定看上去就好像鄰家小妹妹一樣。
不過這一身衣裳穿在藍仙兒的身上,搭配著藍仙兒英氣的五官樣貌,倒是一股仙俠之風來。
換做仙俠背景的世界裡,怕不是某各大宗門的大師姐一樣的角色。
藍仙兒被朱啟從上到下的打量著,忍不住臉紅起來,扯了扯衣服問道:
“這一身衣裳不好看嗎。”
“好看!”朱啟連連說道:
“好看好看,是真的好看。”
藍仙兒顯然也是第一次穿這樣好看的衣服,左擺右擺的看了一圈,那邊朱啟拍了拍手,身後便有人送上來了一面大鏡子來。
洪武年間的鏡子,還多是以銅鏡為主,雖然現在已經有玻璃鏡子出現了,但這時候的玻璃鏡子,做工還是比較粗糙的,還得等個幾十年,這世界上才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鏡子。
有了現代意義上的鏡子以後,隨後便出現瞭望遠鏡,顯微鏡等等儀器來。
藍仙兒自然是沒見過玻璃鏡子的,此時見到這面鏡子,看著鏡面裡倒映出來的倒影,還是頭一次如此清晰的見到自己的模樣。
她抬起手對著鏡子摸了摸臉,而後瞧見朱啟走到她的身後,笑著臉看著她,她臉上一紅,分明看出了朱啟眼中的意思來,岔開話題道:
“這又是殿下所做的東西嗎?”
朱啟點了點頭,說道:
“找了燒製琉璃器的工匠,用石英、長石和石灰石,加熱後冷卻,再用一些硃砂加工來折光,工藝很複雜,說起來那就很長了,不過這鏡子再清晰,我覺得也難以照出你三分之一的美來。”
藍仙兒臉色更紅了,朱啟有事沒事就是甜言蜜語,縱然是武林俠女,也招架不住啊,更何況藍仙兒還對朱啟很有好感,小聲說道:
“殿下總會說些哄人的話。”
朱啟趕忙澄清到:
“我可不是哄人,說的都是大實話,你看我道具都帶起了,這就要來展現出你萬中無一的美來。”
藍仙兒一奇,就瞧見朱啟很快就拍了拍手,隨後就有內官帶著各種各樣的的繪畫工具走進來了。
朱啟來大明也有兩年時間了,這兩年以來,繪畫的老本行可是一直沒丟過的,不管是畫自己的《明山河》還是幫妹妹們畫畫也好,那一直都在精進。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福利,過來很長時間,以前學的東西也都歷歷在目,曾經看過的東西,每一個字都還記得。
這也是朱啟在徐達那邊學兵法,一學就會的原因所在。
當然,兵法這種東西,光會背誦文字也是沒用的,沒有經驗和天賦,看的兵書再多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