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公子誤會了,咱們這畫舫,確實是鳳陽最好的了,至於那艘畫舫,兩位還是不好多想了,那可是平陽侯的畫舫,在咱們鳳陽,平陽侯可是萬萬惹不起的人。”
“平陽侯?”
朱啟一愣,總感覺這名字有點熟悉,但一時半會又想不起來。
在看邊上朱棣也是同樣表情,似乎對這個稱呼很熟悉。
那姑娘見狀又說到:
“兩位公子可能剛到鳳陽不太瞭解,這平陽侯啊,之前可是皇帝的義子,因軍功被封為平陽侯,在這鳳陽領受都尉一職,一般人可是惹不起的。”
鳳陽的行政長官是知府,朱啟跟著徐達剛來鳳陽的時候,知府曾經主動去軍營裡拜訪過朱啟,但朱啟主要是來跟著徐達一起練兵,鍛鍊軍事才能,所以和知府並沒有過多交流。
至於都尉,則是名義上的軍事長官,當然也只是名義上而已,並無實權,就連軍營都不一定進得去。
而很多時候設定這些虛職,主要是為了方便封賞,給功臣掛個組虛職,多領一份俸祿,僅此而已。
一聽姑娘這麼說,朱啟這才想起來為啥平陽侯這個稱呼如此熟悉,卻又想不起來了。
平陽侯肯定是見過的,但印象不深,因為朱元璋的義子太多了點。
足足有二十多人,這還只是有記載的,沒記載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呢。
但其中最著名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李文忠,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前段時間在北方邊境殺瘋了的那位名將。
還有一個叫沐英,同樣是一位將軍,只是現在還不算出名,但是他以後會很有名,因為雲南就是沐英平定的,不僅如此沐英還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後世子孫永鎮雲南,直到明朝滅亡為止,可謂是歷朝歷代都極其罕有的忠勇。
這個平陽侯顯然是不出名的那一類。
但一聽到是朱元璋的養子,原本還不服氣的朱棣立馬就老實了,既然都都是自家人了,雖然大家不太熟,但還是不要惹事比較好,以免此事傳到徐達那邊,可就不好了。
別的將軍可能還會因為朱啟和朱棣的皇子身份而對朱啟和朱棣恭敬有加,不敢帶怠慢,但是徐達可不一樣,他可是朱標都要喊徐叔叔的人,和朱元璋能坐一張桌子吃飯的好兄弟。
朱啟和朱棣沒了聲音了,那些姑娘們還以為這兩位公子是知難而退了,正想繼續奏樂繼續樂呢,卻聽外面一陣嘈雜聲響,而後挺聽到旁邊那艘平陽侯的畫舫裡傳來了有人的喊聲:
“侯爺!饒恕小女吧,小女真的是民戶啊,不是教坊司的啊!”
朱啟從窗戶望過去,就瞧見有一個老頭被兩人抓住推到了船頭,旁邊還站了一個端著酒杯的公子哥,醉醺醺的呵斥道:
“滾管你什麼人,到了我畫舫上,都是爺的人!把這礙事老頭推下去!聒噪!”
那些侍衛們應了一聲,隨後將那老頭推入淮河離裡去。
旁邊姑娘也看到此情此景,嘆了一口氣,說到:
“又來了,這老漢怕是活不過今晚了,哎,兩位公子也瞧見了,這位平陽侯,那是萬萬惹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