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驚訝的是楊麥香在解題中表現出來的異議常人的解題思路,身為一個培養出無數數學人才的老教授,他能夠敏銳覺察出楊麥香具備超高的數學天賦。
即使楊麥香年紀大了,也許無法在數學上作出貢獻,但是也可能成為優秀的數學人才,楊表聖教授這才決定破格收下這個自學成才的學生。
什麼,楊麥香竟然有數學天賦?
王衛東不可置信的看向楊麥香。
據他所知,楊麥香從小到大的成績並不算優秀。高中畢業的時候,數學成績只有八十多分。(那個時候,高中的成績是百分制。)
當初楊麥香表示她很喜歡數學的時候,王衛東還覺得她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
不,楊麥香還真的可能有數學天賦。
之所以沒有表現出來,是因為被耽誤了!
楊父楊母都是知識分子,在楊麥香小的時候,帶著楊麥香到了農村。
楊麥香壓根沒有接受小學教育,她是在放羊的間歇,透過楊父楊母的教導,掌握了小學的文化課知識。
一直到初中二年級,楊父楊母才回到寧州城,楊麥香這才能夠接受正規的教育。
當然寧州城當時不發達,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們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放養狀態。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楊麥香能夠高中畢業,並且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數學成績能有八十多分,已經足以說明了她的天賦。
畢竟,就算是一個天才,如果沒有合適的生長環境,也會變成庸才。
事實上,華夏擁有十三億人口。
人口基數大,其中肯定有不少天才,只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多被耽誤了。
好在現在上面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只是教育是一項需要持續很長時間才能見到效果的事業。
國人中要想湧現出一批頂尖科學家,數學家,需要至少幾十年的時間。
楊麥香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什麼天賦,她只是單純的喜歡數學,覺得用數字來描述世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她一時間竟然呆愣在了原地。
王衛東推了推楊麥香的肩膀:「還不趕緊謝謝老師?」
「啊?!」楊麥香反應過來,連忙彎下腰衝著楊表聖教授鞠了一個躬:「謝謝老師。」
「行了,我之所以收你,是因為你有數學天賦,你不要感謝我,要感謝你自己。」楊表聖教授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好了,你先回去,過兩天開學的時候,學校會通知你的。」
說完,他走進辦公室關上了門。
呵,還真是個怪老頭,王
衛東清楚像這些老教授大多性格古怪,也不見怪,拉起楊麥香的手說道:「走,為了慶祝你能夠成為未來的女數學家,今天中午咱們到全聚德好好的搓一頓。」
「女數學家....這個稱呼可真好聽呢。」楊麥香抿了抿嘴笑著說道:「只是,為什麼楊表聖教授說我年紀大了一點呢?知識不是越積累越多嗎?科學家應該也應該是年紀越大越厲害啊!」
得,從這話就可以看出,楊麥香對學術上的事情壓根就不瞭解,只不過是看了幾本大學的數學教材罷了。
王衛東雖然是個學渣,但是哪個學渣能沒有一個學霸夢呢?
他對科學家的事情倒是瞭解一些。
「麥香,像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之類,能夠在後面綴上「家」的,需要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作出創新的突破性貢獻,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豐富。」
「就拿數學方面來說,即使你能解再多的難題,也只能說明你善於解題,能夠在考試的時候取得高分,並不能成為數學家。」
「數學家是一門講究邏輯思考的科目,需要超人的天賦跟過人的精力,數學家們往往都是年少成名。」
「比如數學王子高斯,他18歲時發明了質數散佈定理和最小二乘法。」
「數學家尤拉,13歲考入大學,16歲獲得碩士學位,19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