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有研究員提出了疑問。
“廠長,在你的設計中,CPU是一種計算軟體元件,那這玩意兒到底是用什麼做成的呢?現在國外很多大型的實驗室,然後還有研究所,他們的計算裝置都是大型的電子管。”
“是啊,就連我們有線電力所的大型機內部的計算器也是電子管。”
“看你這個CPU,能夠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面,這足以說明它的面積很小。怎麼能滿足計算的需要呢?”
不愧是專門研究小型機的研究員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關鍵點。
無論是主機板還是電源還是記憶體暫存器,他們都是為了CPU而工作的。
如果沒有CPU,那麼他們就是一堆廢鐵。
在這個年代並沒有CPU的概念,也沒有後世的晶片,有的只是大型的電子管。
王衛東讓於莉取過一個黑板,在上面不慌不忙的寫寫畫畫。
“各位同志,大家可能知道什麼是絕緣體,就像我們的膠鞋木頭都是膠原體。也可能知道什麼是不絕緣體,就像電線,鋼鐵電流可以輕鬆透過。”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物質叫做半導體,它是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一種物質。”
“像咱們常用的電視機,收音機裡面就是有的有半導體。”
“只不過裡面的半導體起到的作用比較微弱,只起到了訊號的轉換作用。”
“試想一下,我們如果用半導體來模仿電子管,那會產生什麼效果呢?”
此話一出,那些研究員們頓時都懵逼了。
這年代的半導體技術還很落後。
收音機裡面的半導體也僅僅是最簡陋的那一種。
要想用半導體完成計算工作,壓根就不可能。
要不然對面的那些研究室也不會花費重金建立電子管了。
“這這怎麼可能呢?收音機裡面的半導體好做什麼啊?”
“是啊,他們只能處理簡單的訊號壓焊機,無法完成繁瑣的計算任務。”
“剛才那些材料上面說的有理有據的,但是到了關鍵的CPU部分就顯得有些天方夜譚了,我覺得這個廠長有點不實在。”
劉春陽研究員比那些研究員們要更加清醒一些,他拍了拍桌子冷聲說道:“大傢伙都別吵了,聽廠長怎麼說。”
王衛東衝著他點點頭笑著說道:“收音機裡面的半導體之所以效能很弱,是因為他們上面的密度不夠,如果我們能夠加大密度的話,那麼那些半導體的計算效能就能大幅的提高。最終能達到每秒計算幾億次,幾十億次,幾萬億次。
”
這次話音落了,那些研究員們都沒有吭聲,若有所思起來。
是啊,半導體是可以無限雕刻的。只要在上面雕刻上密密麻麻的電路圖,就能夠產生奇效。這已經被物理學家們證實了。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會用半導體來作為計算的工具。
王衛東接著說道:“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製造出高速計算的半導體,我稱這種半導體為晶片。
咱們研究所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就是研究如何製造出高速計算晶片。”
科研成果就是無數次失敗後的成果,如果有一個人預先知道了答案,那麼就簡單了許多。
國內目前的研究員們其實實力都很強,在聽到晶片這個概念之後,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奧妙。
特別是劉春陽教授。
更是在瞬間想出了好幾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