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咚……”
隨著手指的撥動,琴身的風之晶變得明亮了,流出的綠色風元素凝成光圈,將豎琴包裹,在光圈中,一枚枚跳躍的音符星星點點閃爍,隨著音波向外擴散,融入空氣之中,匯成一曲動聽的音樂。
柔和的曲調如泉水泊泊流淌。
周圍的行人被音樂吸引,漸漸駐足在一旁。
在這美妙的音樂中,王萌閉上眼睛,恍惚之間他似乎“聽”到了空靈的清泉,溫柔的晨風,還有縹緲悠久的傳說。
溫迪的聲音響起:
“我要說的故事開始於太古,那時眾神還行走於大地,天空之龍自天空降下,對世間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龍尋求著自己的答案,卻無法理解塵世的蕪雜,風之歌者奏響琴絃,天空之琴為它一一回答。”
“龍不過是好奇的孩子,只是忘憂的飛翔,直至時今,它聆聽詩文,想要學會歌唱。”
“為了讓萬物都明白它的心,歌者與龍化作傳說,黑暗的時代隨即降臨。”
詩人娓娓道來的吟誦著,曲調漸漸變得沉重、哀傷。
“此時獅牙朽壞、鷹旗不揚,另一條惡龍向蒙德迫近,苦難是大教堂上籠罩的陰影。嗟嘆由詩人重新結成詩話,天空之龍聽從呼喚而來,在暴風中與惡龍決戰、廝殺。天空之龍嚥下惡龍的毒血,陷入沉睡,多年後卻已無人認識。”
“復甦的它不解詢問:如今的人們,為何將我厭棄?”
“天空之琴沒有說話,憤怒與悲傷,生命與毒血,一同化作眼淚從龍的眼角落下,詩文沉默,腐化輕易生效,天空之琴卻已沒有辦法說話……”
這一首“龍的故事”結束了。
琴音停息,但空間似乎還殘留著音韻,讓人回味。
“啪啪……”
隨著鼓掌聲,一些銅幣,夾雜著少許銀幣扔在了地上。
溫迪一邊拾撿,一邊開心的說:“足夠吃飯了。”
“怎麼樣,我吟誦的史詩動聽嗎?”
王萌:“怎麼說呢。”
“音樂還不錯吧,但詩文……”
“既不文藝,也不押韻,囉裡吧嗦,聽的蛋疼。”
溫迪:“……”
王萌並不是刻意貶低。
他可是5千年文化歷史薰陶的孩子。
想一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想一想“春江花月夜”。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與這些絕美壯麗的詩詞相比,溫迪剛才唸的是啥玩意?
說實話連一些歌詞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