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河,是一條貫通整個盛京的內河。
是城外大周母親河涇江的一條分流。
因源頭處,河水倒潑而下,如楊柳垂條,十分壯觀美麗。
所以這流入盛京城內的涇江分流,便被稱為垂柳河。
垂柳河兩畔,遍佈著大小几十家舞榭歌樓。
這裡是文人士子和富貴子弟們狎妓聽曲的首選之地。
芳懈樓,佳麗上千,號稱群芳爭豔。
又因芳懈樓的姑娘非但容貌上佳,還可吟詩作對,能歌善舞。
再加上芳懈樓的幕後老闆捨得花錢,經常不遠數萬里路途,耗費鉅額資金,派遣姑娘去慶國學舞、去永國學曲。
因而芳懈樓生意的也越做越好,格調也越做越高。
早在十年前,就已經佔據了盛京青樓的半壁江山。
今日有慶國來的樂師演出,盛京的文人雅士更是聞訊而來。
李青和孔德祥趕到之時,芳懈樓已經人滿為患。
“這樓倒是氣派。”
李青看著二十丈之高、共有十三層的芳懈樓,不由讚歎了一聲。
在這個時代,若非朝廷閣樓,很少能在民間見到如此高樓。
二人剛走到門口,立馬有一名徐娘半老的女子帶著一陣香風迎了過來。
她面帶笑容,十分熱情的說道:“歡迎二位公子,二位公子裡面請。”
為了把樂妓和良家女子區分開,各地官府明文規定,樂妓在外拋頭露面只能穿紫皂衫子、戴角冠。
為了出門不受人白眼,這麼多年紫皂衫子和戴角冠慢慢的也被設計的越來越端莊。
結果客人們非但不排斥反而更喜歡了!
這女子雖然上了年紀,但從五官和身材來看,年輕時候也是個標準的美人。
並且說話得體,不像李青既定觀念中所想的那樣,一進門就熱情的往人懷裡撲,或是貼身摟著客人的胳膊往裡面拉。
進門之後,豁然開朗。
一樓大堂比李青想象中的還要大許多,裝飾的金碧輝煌。
在符合文人士子品味的同時,又多了一絲萎靡之風。
一樓鏤空,高達五丈,顯得十分空曠。
大堂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舞臺。
舞臺四周,井然有序的遍佈著一排排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