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要參陛下一本。”
李青的話,猶如石破天驚。
將那像個隱形人一樣站在遠處的殿中太監嚇傻了。
臣子參皇帝,這不是沒有過。
但那都是幾朝元老,資歷大的嚇人、功勞大的嚇人的老臣!
即便是這樣,在天符帝執政五十三年以來,依舊一次都沒有發生過。
李青區區一個從六品的侍御史,竟然要參當朝皇帝!
殿中太監簡直以為自己耳中出現了幻聽,目瞪口呆的望著李青。
天符帝也愣住了。
多少年了,從他登基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膽敢指出他的錯誤。
即便他真做錯了,做臣子的,也會透過各種委婉的方式來提醒。
從未有人如李青這般。
“你緣何參朕?”天符帝略微有些呆滯的問道。
被臣子參一本,對他而言就是開天闢地第一回。
非但沒有憤怒,反而有些感興趣李青究竟要參他什麼。
李青正色道:“臣不勤,則失身。君不勤,則失國。朝政不勤則成害,是以君臣勤政而國安。
今日朝會,陛下不等其餘朝臣啟奏,便散朝離開。
臣參陛下荒於朝政。”
按照朝會的流程,皇帝想要散朝,必須自己或是由宦官傳達“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只有等到沒有朝臣啟奏之後,方可離開。
天符帝今日朝會,僅聽李青參曹戡之後,便憤然離場。
這便是李青參他的原因。
天符帝原本還真以為自己犯了什麼大錯。
結果一聽,就這?
這頓時讓他心中略微有些不滿,皺著眉頭道:“君不勤,則失國。這個道理朕甚為認可。朕五十三年來,不敢有絲毫懈怠。
今日朝會,朕未聽群臣啟奏便離場,的確不妥。不過長青是否有點小題大做?”
李青肅然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善積而為大善,小惡積則亂天下。
非李青小題大做,實乃陛下為大周君王,一言一行皆關乎億萬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