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外公和外婆,已經習慣了女婿女兒來會有如此重的禮物。
前兩年他們受了禮了也沒有多少的回贈,這兩年他們家也富裕了一些,辦年貨也大方的好多。
宏基把牛車趕到岳父家的院子,在岳父家裡人熱情的招待下進去喝杯茶。
李氏抱著兒子,當他們一群人進到裡面去,她的母親把她手中的兒子接了過去。
半歲的娃娃此時選擇睜著眼睛,可能小腦袋裡記住了李外婆的樣貌,在外婆的懷抱裡也不哭,瞪著那萌萌的眼神,到處很好奇的觀看。
大舅母給來的娃娃們上吃的,葉詩琪和姐姐們,伴隨著表姐,表哥,表弟們,喝茶吃食物。
房子多了他們一家人熱鬧了許多。
葉詩琪觀看手中的點心,應該是一種所以用糯米做的年糕,她不認為是外面店鋪賣的年糕,應該是親戚家人親手做的食物。
她咬了一口糕點,吃在嘴裡甜味中帶著芝麻香軟軟糯糯的,感覺還不錯,但她也只是嚐了一塊,別的食物也嚐了一點,堅決不碰那些油炸的食物。
大人們見面後聊了一會,然後又迎來了大姨媽,大姨夫一家,還有別的親戚。
一番招待之後,要幹活煮飯的人必須要去忙了。
宏基和李氏雖然這兩年家裡富裕了很多,家裡有廚師,又有丫鬟有工人,他們來到了李家,夫妻倆也不能做客人,幫忙動手煮大餐。
李氏把小兒子交給了孃親,又讓幾個女兒幫忙看一下。
幾個大人一起去煮幾桌的飯餐,他們也不用小輩們幫忙。
葉詩琪聽表兄們聊天,大一點的已經進入了私塾學堂,就這兩年,家庭好一點才能讓他們上學,父母親也捨得給他們買筆墨。
以前大姨媽孩子,那面黃肌瘦的樣子,這兩年改善了很多,聽他們的口氣,那位表兄也上私塾了。
他們讀書的私塾學堂,並不是在縣城,正是在鎮上建立的一所私塾。
裡面有好幾位秀才老師,創辦私塾的人,也是一位秀才。
有好幾位先生的私塾,建立了好幾個教室,其實也只是普通的泥瓦房,每個房間都收了十幾個學生。
這些學生都是在這個鎮上家庭比較好一些,為了孩子能認識字砸鍋賣鐵都讓他們上學。
聽表兄他們說,他們只是讀四書五經,至於文武全才的那一些課程,只有縣城的星河書院有教。
作為學生當然也很希望能有進步,可是縣城離家這麼遠,學費更加昂貴,能進入私塾讀書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幸福了。
離家近能回家吃飯,在家住比外面省去一大筆的費用。
看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道路千萬條,唯有讀書好!
表姐妹們開始聊她們的衣著,紛紛都稱讚她們姐妹穿的衣服太漂亮了,粉色和紅色靚麗的顏色是女孩們喜歡的。
也挺羨慕她們姐妹頭上的銀簪子,她們都只是用做衣服的剩下的碎布料做成的頭花,還捨不得錢在外面買捆髮圈圈。
葉家姐妹頭上除了銀簪子,還有在外面買的漂亮頭花,這並不是她們姐妹或者父母去買的。
是唐順延讓人購買送的,見到家裡的那些姐妹用什麼漂亮的頭飾,讓人購買了一番,不只是送給葉詩琪禮物,也送了漂亮的頭飾給葉家其他姐妹。
葉詩琪空間裡也有沒用過的頭飾,這些都是用漂亮的碎布料做成,唐順延送的好多東西沒完全放在房間裡。
她從外衣的口袋,拿出一個小布袋,別人看是在外一口袋拿出來的,其實是在空間裡拿出來的。
“小表妹,這是什麼?”
葉詩琪要送禮物給表姐妹們,沒有和姐姐們說,此時她的姐姐們也只是看著,不敢亂髮表言語。
言語謹慎,親人間也不能隨便承諾!
她們幾姐妹聽到表姐妹們讚賞頭上的頭飾,小小的可惜之前沒有想法送給姐妹們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