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聯合伐趙?”
看著面前從咸陽送來的情報,李建陷入沉吟。
這種局面其實也在李建事先的預判之中。
對李建而言,他更願意趙國走的是歷史上秦國的路子。
一個超級強國面對六個已經被打殘打怕的弱國,只需要各個擊破,就能輕而易舉的獲勝。
但秦昭王嬴稷顯然並不是趙丹或者田建這樣的庸碌之君。
趙國在不斷的變強,秦國同樣也在不斷的變強。
趙國拿到了半個燕國和半個韓國,秦國也拿到了半個韓國和楚國的三郡之地。
從人口和經濟而言,趙國勝於秦國。
但若是隻看疆域的話,秦國反而是更加領先的那一方。
從地圖上看,秦國東方的疆域已經深入到了長江中游和淮河上游。
楚國幾乎要被攔腰截斷,看上去極度的脆弱。
據說楚王開始打算將都城前往東邊的琅琊,或者更加東南邊的吳城。
“真不愧是秦始皇之前唯一一個有希望統一華夏的國君啊。”
李建有一種預感。
這一世的統一之戰,極有可能是兩個怪物一般的強國,在把其他弱國全部吃幹抹淨之後,火星撞地球一般驚天動地的戰爭。
至於雙方的對峙形勢究竟類似於南北朝還是東西魏,就得看接下來兩國之間的領土兼併形勢了。
“毛遂,你把這封信送去給虞卿。”
留著虞信是一個很重要的訊號。
所有人都知道虞信是從一個素人被趙王一手提拔成為重臣的。
既然虞信這個實打實的“趙王派”能在趙王被架空之後成為五巨頭之一,那麼其他忠於趙王的趙國官員當然也有這個希望。
人都是怕死的,當發現努力就有希望的時候,大家都會拼盡全力的去努力。
可如果再怎麼努力都沒希望,陳勝吳廣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盯著虞信,盯緊一點。”
李建不希望虞信犯任何不應該犯的錯誤。
毛遂領命,走到門口,突然又停下腳步。
“有一件事,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建眉頭一揚,道:
“那就別講。”
毛遂站在門口好一會,還是折返回來,將一封信放在了李建面前的桌案上。
“這是趙姬寫給君上的信。”
李建看著這封信封皮上趙姬那娟秀的字跡,只感覺自己的腦袋開始一點點的變得疼痛起來。
“你就不能把這封信燒掉,當做無事發生嗎?”
毛遂認真的說道:
“趙姬將來極有可能成為秦國王后,若是君上能利用好這一點,必然可在針對秦國時起到奇效。”
李建笑了起來:
“但那時候呂不韋也就成為了秦國相邦,他對趙姬可是知根知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