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文信君,這一年來我並非侷限於這片田地之中。”
“按照定國君的要求,我將整個耕地,施肥,照料作物的步驟編製成冊,發到了大趙幾乎所有的郡縣之中。”
說著,許行拿出一本冊子,交給藺相如。
“只要郡縣中的勸農官們按照我的這份冊子,認認真真的做了事情,縱然產量不能上到三成,至少也能保證兩成的增產。”
藺相如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兩成,兩成也足夠了!”
兩成,那就是20%的增產。
要知道在後世,經濟每年增長個8%左右,都是非常驚人的增速,更別提是20%!
有了這兩成的增產,趙國的糧食問題就完全解決了。
藺相如看著許行,正色道:
“許先生,老夫認為,你已經完全擁有晉升卿的資格了!”
此言一出,旁觀眾人,尤其是許行的弟子們,頓時一陣騷動。
作為祭酒,許行如今乃是趙國中大夫。
而卿,即便是趙國下卿,那都是不折不扣的趙國重臣。
許行,竟因為種地,就能從中大夫跳過上大夫,直升下卿?
這一點,別說是趙國,就算是放眼天下,也絕對是獨一無二!
藺相如話音落下,廉頗、李牧、虞信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不封卿,不能表許先生之功!”
“必須要讓全天下都知道許先生的功勞。”
“許先生,真是當世聖人也!”
三名趙國重臣的稱讚,都是發自內心。
民以食為天!
糧食這種戰略物資,直接關係到國家能養活多少人口,能徵召多少士兵,能擁有多大的戰爭潛力。
糧食的增產,就是趙國國力的增加。
許行一口氣為趙國提升了這麼多的國力,封個卿,一點都不過分!
許行聞言,臉色也是激動得發紅。
有句話說得好,“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做學問,做技術,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升官晉爵,出人頭地。
今日,許行做到了!
許行壓抑住內心之中的激動,正色對著面前的藺相如開口。
“不瞞文信君,許行雖然也有一些小小的功勞,但其實一直都是受人指點。”
藺相如聞言,頓時吃驚。
“指點?這天下,竟還有人能指點許行先生嗎?”
許行,可是當代農家的領袖。
在藺相如看來,不可能再有人比許行更懂得農業知識。
許行正色道:
“確實如此。從耕地到施肥,從照料到收割,乃至整本耕作小冊的製作分發,許行其實都是被指點,照章辦事罷了。”
藺相如不敢置信的盯著許行。
“究竟是哪位絕世高人如此厲害,還請許行先生務必要為老夫引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