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生子,對於趙國乃至整個華夏世界都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
前來賀喜的使者幾乎要踏破李氏的門檻,送來的禮品更是多得連庫房都要裝不下了。
很多李建的支持者發自內心的歡喜,也有很多李建的仇家們捶胸頓足,大呼蒼天不公。
這讓魏無忌有些感慨。
“當年我家長子出生的時候,大梁城中同樣也是熱鬧非凡,但比起今日的景象,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李建笑道:
“這也是很正常的,畢竟信陵君你只不過是一位君候,而本侯則是將來華夏的王。”
魏無忌有些驚訝的看著李建。
“定國君現在都已經不再掩飾了嗎?”
李建笑道:
“我聽說現在民間有一句話,叫做‘定國君之心,路人皆知。’”
“既然大家都已經知道我的心意,我要是再繼續不懂裝懂下去,多少就有點侮辱大家的智商了,對吧?”
魏無忌嘆了一口氣,道:
“本侯有些時候真的覺得,定國君在這方面確實坦誠得可怕。”
“這是一份計劃書,還請定國君過目。”
魏無忌的計劃書其實並不算長,也就短短的幾頁。
上面的內容也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如何讓趙國征服魏國”。
李建認真的看了一會,然後對魏無忌道:
“如果這上面的內容是真的,那信陵君你註定要以魏國叛臣的身份載入史冊了。”
“若你不介意,本侯可以讓這份計劃書以參謀部作戰計劃的名義出現。”
魏無忌哈哈笑了起來。
“大丈夫一世為人,只求無愧於心。”
“我並不想要謀奪王兄的王位,只想按照父王的遺詔,守護大魏的國土和子民。”
“但如今我知事不可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儘可能的讓魏國子民們多存活一些了。”
李建看著魏無忌,突然道:
“那魏氏王族呢?”
魏無忌的表情有些闇然,但還是開口道:
“至少,定國君還是會給魏氏留一支香火祭祀的,不是麼?”
李建點了點頭,將計劃書放在了桌桉上。
“明年春,就是邯鄲大軍南下之時。”
魏無忌同樣點了點頭,然後轉身離開。
邯鄲的秋天很美,和過往的每一個秋天一樣美。
李建乘坐著馬車,在大隊騎兵的護衛下,緩緩從邯鄲城外的大馬路上駛過,注視著道路兩旁的稻田。
金燦燦的稻田,無論對於最底層的農民還是對於李建這個最高層的統治者而言,都是一副極為美麗的景象。
藺儀跟在李建的身邊,介紹道:
“根據各地的初步匯總,今年在大規模推廣了糞肥之後,糧食的總產量應該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大約兩成。”
“河東郡方面,由於大量秦人離開的時候將地裡尚未成熟的作物全部收割,新遷往河東郡的移民們需要至少十萬石的糧食補助。”
秦國人很守信用,或者說,因為忙於內部的爭權奪利,他們壓根就沒有時間來考慮從趙國手裡奪回河東郡這件事情。
呂不韋坐在咸陽城的菜市場門口,表情非常嚴肅。
呂不韋當然不是來這裡買菜的,而是在此地負責監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