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荀況,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不然。
荀況能把兩個弟子李斯和韓非送到趙國,那是因為這個時代計程車人們原本就是自由流動的。
正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魏國人張儀範睢在秦國當上了相邦,趙國人樂毅在燕國上演了以弱勝強幾乎滅亡齊國的奇蹟,齊國人田單如今則是趙國的相邦。
以此來看,李斯和韓非既然在齊國得不到重用,選擇前往趙國出仕也就理所當然。
荀況就不一樣了。
稷下學宮,都知道是“百家爭鳴”的地方,但這個地方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使命。
那就是,為了齊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不然的話,齊王吃飽了撐的,出大錢來養你們這些學者幹嘛?
荀況作為稷下學宮的儒家領軍者,他三度出任大祭酒,又被齊王封為上大夫,是真正齊國的臣子。
讓荀況前來趙國,這就等於是一次對齊國的挖角。
齊王聽到了這件事情之後會怎麼想?
荀況的地位,在稷下學宮之中就更加特殊。
大祭酒,地位相當於稷下學宮的校長,是稷下學宮百家的唯一領袖。
這個領袖,荀況當了三次!
眾所周知,自孔孟之後,儒家在齊國就是一家獨大。
而荀況,則是孟子後儒家最出名的學者。
讓這樣極具標誌性的人物離開齊國,前往趙國開宗立派,齊王能輕易答應?
然後這就牽扯到了李建的第二個任務。
說服齊王,儘可能的修復趙齊之間的關係。
本來就是去挖角荀況,是一件會引起齊王不滿,甚至可能導致趙齊斷交的大事件。
現在好了,居然還有一個附加任務,是一定要拉攏好齊王……
一邊得罪齊王,一邊拉攏齊王,這種任務不是折騰人是什麼?
李建下意識的就想要開口拒絕趙王的任務。
可還沒等李建開口,田單就高聲開口了:
“李卿的智慧和口才,老臣是非常肯定的。”
“老臣相信,這一次李卿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歸來。”
其他諸卿頓時紛紛開口附和。
一時間,大殿之中都是大家對李建的稱讚。
李建無語。
他環視著面前的一張張面孔,在這些傢伙的笑容之下,李建能感受到他們包藏的禍心。
這些傢伙,壓根就是巴不得李建出事啊!
李建看向藺相如。
藺相如表情也是相當難看,嘆息一聲,輕輕朝著李建搖頭。
意思很明顯,牆倒眾人推,這一波,剛不住!
李建深吸一口氣,看向趙王。
趙王同樣也在看著李建,臉上同樣也帶著笑意。
只是不知為何,李建突然覺得,趙王的這種笑容,似乎和其他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