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都平君沒有說謊,菜餚確實很豐盛,各種山珍河鮮應有盡有。
就連美酒的味道也非常的醇厚,李建一喝就知道,這是來自李氏酒坊之中所售賣的邯鄲白酒。
在別人家的宴會上喝自家的酒, 這個感覺不得不說,相當微妙。
田單心情非常愉快,道:
“大將軍和李大夫的關係似乎很不錯,但這一次大王還是更加信任老夫。”
田單的高興是理所當然的,這一次的主將之責絕對是他的一大勝利。
李建想了想,道:
“坦白說,無論君候和大將軍哪一位能領兵出征,下官都相當高興。”
“對了,不知是何時出兵?”
田單笑道:
“秋收過後。”
李建這下是明顯吃了一驚:
“要在冬天開戰?”
田單微微點頭,給出瞭解釋:
“箕子朝鮮已經派人前來聯絡,言明今冬會聯合東胡一起進攻燕國。”
李建這才明白過來。
感情不是齊趙聯軍而已,而是齊、趙、朝鮮、東胡,從四個方向一起進攻燕國。
也難怪會選擇在冬天這種不尋常的時間開戰,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春耕結束到秋收之前的這段時間開戰才對。
這個時代的棉花還沒有大規模的在華夏之中種植開來,禦寒能力不足是中原民族的硬傷,秋冬季節大家更願意選擇休養生息。
只不過隨著戰國時代諸侯國紛紛進行體制改革,法家官員們所打造的國家機器已經能夠迫使底層的老百姓們冒著凍死的風險,為前線軍隊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了。
在這其中,秦國是佼佼者,趙國則是追趕者。
李建想到這裡, 忍不住搖了搖頭:
“冬日戰爭,民眾實在太苦。”
田單表情微變,隨後語調微微放平:
“眾生皆苦,又何止平民百姓呢?若國家不強,平民同樣也沒有生存空間。”
李建並不打算在這種地方和田單糾結下去,他沒有傻到要去改變一個活了幾十年之人的世界觀。
倒是田單主動提出了問題:
“在對抗燕國這方面,李大夫有什麼建議嗎?”
李建並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反問了田單一句。
“不知道都平君打算怎麼對付燕國呢?”
田單胸有成竹,開口道:
“對付燕國,自然是先長久相持,讓東胡、朝鮮的兵馬先消耗燕國的力量。”
“等到明年開春之際,才是我軍大舉進攻之時。”
“明年秋天之前,我軍應該就能兵臨薊都城下,迫使燕王割地求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