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國使者鄭安平和燕國使者公孫操正在飲宴。
公孫操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以年紀而論是鄭安平的父輩。
但若以兩人之間相處而言,來自秦國的鄭安平顯然才更像是父輩的那個人。
鄭安平喝完一杯,興致勃勃的說道:
“明天齊太后就要第二次召見趙國使者了。”
公孫操微微一驚,道:
“會不會因此而帶來什麼變故?”
鄭安平哈哈大笑:
“變故?這齊國內部能被我們收買的我們全部都收買了,齊太后本身又是一個懼怕大秦雄師的人,還能生出什麼變故?”
“明日過後,趙國人自然就會灰溜溜的滾出臨淄,而我們將會和齊國簽訂盟約。”
“將來秦燕兩國一起進攻趙國,必定能讓趙國吃個大敗仗,消除我們兩國共同的隱患。”
公孫操聞言,目光閃爍片刻,提醒道:
“鄭使者,老夫聽說這一次趙國的正使可是都平君田單,此人當年可是拯救了整個齊國。”
鄭安平不以為然,道:
“田單就是被這位太后的夫君給趕出齊國的,太后也不可能會有多麼看重田單的意見,說不定這位太后還巴不得田單早些去死呢。”
公孫操又道:
“老夫還聽說趙國的副使李建大夫是一個口舌極為伶俐之人,曾經多次利用口才達成目標,此人也是不可不防啊。”
鄭安平打了一個哈欠,懶洋洋的說道:
“李建這個名字我也是聽說過的,但如今這裡是齊國又不是趙國,他對齊國可說是一無所知,又能翻出什麼浪花來?”
“公孫卿,你只管安心等待便是。萬事有我,這些趙國人是絕對翻不出什麼浪花來的!”
面對著信心滿滿的鄭安平,公孫操也是無話可說。
這一天,李建醒得很早。
洗漱穿衣過後,李建獨自坐在房間之中,思考著這一次的出使。
戰國時代的每一次外交,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就以趙國而論,若是失去了齊國這個盟友,就會直接面臨來自秦燕南北兩個方向的夾擊。
這也是歷史上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失敗的一個因素。
反過來說,齊趙盟約如果一直存在,那麼齊國就能出兵牽制燕國,趙國只需要專心對付秦國即可。
一來一回,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的角度,趙國都能獲得更大的迴旋餘地和施展空間。
所以正如田單所言,這一次的外交行動,確實是容不得失敗的。
房門被敲響,外面傳來了毛遂的聲音。
“大夫,都平君那邊派人過來,說現在可以出發了。”
李建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想要當棋手,就要未雨綢繆,不可能等到戰爭爆發了再去臨時抱佛腳。
那麼,就從今天起,為必然到來的秦趙大決戰落子吧。
半個時辰後,李建從馬車的窗戶中望去,桓公臺已然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