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勝有些不解:
“李建大夫此話怎講?”
李建語氣平靜,侃侃而談:
“二十年前,諸侯討伐齊國,以燕國樂毅為帥,險些滅亡齊國。”
“雖得都平君逆天改命,幫助齊國復國成功,但直至今日,齊國的地緣形勢依然非常惡劣。”
“北方的燕國不用多說,那是當年伐齊之戰的主力,和齊國之間可謂血海深仇。”
“南邊的楚國也不必說,齊湣王當年就是被楚人所殺,齊國的淮北之地更是被楚國趁機奪走,至今也沒有收回。”
“再看西邊的魏國,當年齊國滅亡宋國所獲取的陶邑等地,如今全部都被魏國拿去,甚至就連齊國之前的叛徒孟嘗君,也是靠著魏國的支援才得以善終。”
“如此看來,齊國的四個鄰國之中,只有我國才是真正和齊國站在統一戰線的盟友啊。”
“若是齊國不願意和我國繼續維持盟約的話,將來若是被其他國家攻擊,豈不是無人相助了?”
後勝皺眉,有些不太高興的說道:
“李建大夫,你這番話未免有些太看不起大齊了吧。”
“大齊復國已經二十年有餘,如今國力強盛,又怕得誰來?”
“就算要怕,也應該是魏、楚、燕等國害怕大齊的進攻才是。”
李建笑道:
“後卿這話確實沒錯。若是單論戰鬥力而言,魏、楚、燕三國任何一個國家拿出來或許都不是齊國的對手。”
“但後卿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三個國家之中的兩個甚至三個一起聯合起來對付齊國呢?”
後勝表情微微一僵,道:
“李建大夫,你這番話未免太過誇張吧?”
李建搖頭道:
“誇張?李建並不這麼覺得。”
“若是論到歷史悠久的強大國家,齊國絕對是其中之一。”
“早在數百年前,齊國就是和晉國、楚國一起爭霸的強國。”
“即便是在幾十年前,也同樣有齊威王聲震天下,齊宣王懾服諸侯,齊湣王吞併宋國等讓人津津樂道的大事。”
“這樣的強國,對於任何一個鄰國而言都是心腹大患。誰不害怕齊國的再度崛起呢?”
“如今齊國之所以和平,那是因為趙齊間的盟約十分牢固。魏楚燕三國投鼠忌器,不敢和趙齊同盟開戰。”
“若是趙齊同盟不在,早就已經對齊國虎視眈眈的三國必然會再度勾結起來。”
“那時候齊國又能指望誰幫忙呢,是遠在天邊的秦國,還是弱小無力的韓國?”
後勝說不出話來了。
他有些苦惱的揉著胖臉,道:
“好好好,就算李建大夫你說得都對。但恕我直言,此事真的不是我能決定的。”
後勝雖然承認李建說的有道理,但他依然還是不太想答應田單的請求。
兩張地契和兩國盟約之間孰輕孰重,後勝自認為還是很清楚的。
田單見狀,心中頓時一沉。
難道費盡心機,最後還是隻能眼睜睜的被拒絕嗎?
田單下意識的看向李建,卻發現李建依然表情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