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是一名俄羅斯女孩,曾經在吉春市上學。當時的俄語氛圍很濃,周秉義也時常跟她做語言交流。
艾拉回國後,兩人還偶爾寫封信,既是彼此溝通近況,又能促進和保持彼此的語言能力。
“嗯,偶爾還有。”周秉義說著,不禁笑了起來,“時間過得真快啊!這十幾年過去,艾拉自己說,從一個體重110多斤的苗條女孩,變成了現在將近兩百斤的純粹家庭婦女。”
“不想出去走走看看?”周秉昆繼續問。
“哪有時間啊!再說,即便是出去考察,工廠的資金也有限。”周秉義無奈地說。
站住腳,周秉昆看著他說:“哥,你說得沒錯。你出去,既因為有公職而不方便,又沒有充分的差旅資金和時間。”
“嗯?秉昆,你怎麼說是啥意思?”周秉義有點詫異。
“我替你去東歐走一趟。”周秉昆自顧說著,“我是普通商人的身份,那邊不會有疑心;我自己的業務也都能安排好,就有了較長時間出差的可能;我有部分可以動用的資金,能夠便利地開展一些事務……”
聽他說得仔細而認真,周秉義先是點頭,再就覺得詫異。
“秉昆,你這是應該早就考慮好了吧?”他疑惑地問,“我說你怎麼突然提到了艾拉呢。”
到了這時候,周秉昆也不用再隱瞞:“沒錯,我已經提前安排好了,所以才會現在跟你說。”
先表示了感謝,周秉義再問:“秉昆,你這麼做,對你自己的企業並沒有利益,反而還會影響你的企業。你這又是何苦呢?真要是去,也應該是我去才對。”
周秉義的這話說得都對。
原劇中,他隻身去到東歐,為廠裡購買回一艘廢棄軍艦。這家工廠憑藉著這單拆卸、回爐鍊鋼的生意,獲得了起死回生的機會。
可週秉義本人,因為是官員的身份,遭受了很多質疑,包括在私人情感方面的,給他及其家庭,帶去了很多困擾。
周秉昆想要代替哥哥前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周秉義去到東歐之後,因為接連地要參加各種聚會,大量飲酒後把身體搞壞了。
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周秉昆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哥,我去接洽。如果有合適的商業機會,我先談下來,再以轉讓的形式,把後續的生意交給你們廠子!”他認真地說。
想要改善工廠的現狀,想要扭轉職工們的生活困難,周秉義幾乎每天寢食難安。
可現在弟弟說的這個建議雖然很好,也很可行,但他覺得,終究會為此耽誤了弟弟的事。
“秉昆,你能這樣說,我就已經很感謝你了。”周秉義真誠地說,“可這會影響你的工作、事業,甚至會影響你的家庭生活。”
“哥,說私心的話,我這麼做肯定是為了你。但要從大局來說,更是為了工廠儘快扭虧為盈,為了廠裡的上萬名職工,讓他們的生活儘快得到改善!更是為了國家!”周秉昆堅定地說。
周秉義見他說得真切,不由得握住了他的手:“謝謝你,秉昆。”
“我去做前期的工作,後面的事,就全部交給你。”周秉昆淡然地說,“你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頓工廠的生產秩序,調整工人們的工作心態。”
弟弟這樣做,基本就是深藏功與名。
周秉義自然懂得這些,心裡更是對弟弟欽佩、感激。
安排了工作和家裡的事,周秉昆沒有說明具體情況,只說是去東歐考察。
他從吉春市乘機轉到京城後,再轉機直飛東歐。
按照劇情的提示,他順利地接觸到了一名,叫做奧利亞的單身女醫生。
怎麼結識的呢?很簡單。
周秉昆就以出來做業務不順利,心情急躁,再加上水土不服的原因,在她所在的醫院,住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