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有生活和工作經驗的人,姚立松的這話說出口,周秉義和周秉昆都開心地笑了。
附近的村子裡,會打獵的老鄉有不少。至於參與圍獵,其實也就是一起打獵的意思。
村裡既然有許多打獵的好手,獵槍的數量也不在少數。關鍵就是要挑出一些會用槍,會打獵的知青罷了。
比如周秉義、周秉昆這樣的知青,即便原來在城市裡沒有接觸過這些。
但是來到這片廣袤的原野,更還在兵團的師部工作,他們經常參加士兵的訓練,再練習一下實彈射擊,都是很平常的事。
解決了心裡的困惑,姚立松覺得自己越來越年輕,距離和董衛紅手拉手地辦喜事,也更加近了。
但他沒高興度多一會兒,就覺得身上冒涼氣。
董衛紅和這個周秉昆很要好啊!
眉頭再次鎖緊,姚立松幾次想要開口,卻不知道怎麼說,怎麼問才合適。
這種話的確不好問出口,即便他是個二十幾年的老兵。
嚴厲的問,就有以大欺小、以上欺下之嫌。畢竟,從表面來看,人家董衛紅的確是對周秉昆很好呢;
溫和地問,姚立松實在張不開嘴。
他這猶豫不定的神情,被周秉昆看在了眼裡:“姚主任,您像是還有什麼心事?”
姚立松心中暗恨:就是為了你小子!
這話肯定不能說,他只得不在意地擺擺棉大衣的袖子:“沒什麼,沒什麼。”
“您肯定有心事。”周秉昆再看了他一眼,“可能不願意當眾說。沒事兒,你可以跟我哥聊聊,也可以跟我聊聊。反正,有事兒別自個兒憋著。”
姚立松聽了,看向為人老實的周秉義:嗯,找機會,我就直接問問秉義。如果周秉昆真要跟董衛紅搞物件,我就趕緊直接問問董衛紅,對我有意思沒有。
但凡她對我有一丟丟意思,我立馬就把周秉崑調走!
這樣打定主意,姚立松的神態輕鬆了下來,和周秉義、周秉昆兄弟倆,隨口說笑著。
從師部到向陽公社,大概是一二十里的路程。
幾人坐著馬拉爬犁,再加上一路說笑著,不覺間也就到了。
這個村子裡除了郝冬梅所在的女知青宿舍,也有男知青宿舍點的。
姚立松帶來的饅頭等食物,按照人頭分的話,也並不算多。
他主要是來女知青點看望董衛紅,可畢竟不好意思公開說。
因此,在周秉昆的建議下,姚立松聯絡了公社幹部,就把大隊部的屋子當做臨時聚餐的食堂。
姚立松以慰問的名義,熱情地邀請所有的知青,來這裡一起動手燉菜、炒菜,再一起進餐。
都是年輕人,又遇到領導來慰問、聚餐,大家的興致都很高。
有的男知青,不知道從哪裡找來,或者就是存著的白酒,喊嚷著要一醉方休。
周秉昆連忙勸阻:“姚主任答應讓我們去打獵,這白酒還是留著吧!”
白酒,既可以聚餐助興,又是燉肉的好作料。
即便聽到這樣的勸說,大家還是少喝了一點,來增加聚餐的歡樂氣氛。
姚立松作為唯一的重要領導,被一眾知青簇擁著,或者是敬酒,或者是說笑,可謂是風頭出盡,令其開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