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沃裡克接下來繼續彙報開場之後,會議正式開始!
而第一個上臺的人,就是華夏的劉漢民教授。
劉漢民教授是國內人工耳蝸植入第一人!
他在這個領域根本就沒有對手。
作為一個老資歷的世界耳鼻喉醫師協會的理事,他的上臺,自然收到了很多掌聲。
劉漢民的出場,也意味著華夏的東道主。
“各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我們研究所這麼幾年來最大的一個突破,叫做振動聲橋植入技術。”
此話一出,頓時臺下興奮了起來。
什麼是振動聲橋植入
振動聲橋實際上是一種人工聽覺的電子裝置,但是這些年來,國際上遲遲沒有很好的成功率和可以複製的手術模式。
國內已經有成熟版的振動聲橋植入技術了嗎?
所以說,劉漢民作為東道主,開局就是王炸!
這一項技術,是劉漢民和清華合作研發的專案,持續了六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成功植入400例了。
“振動聲橋就是透過外部的一個聲音接收器,然後把聲波透過這個顱骨然後固定顱骨上的一個接收器,然後把這個聲音傳導到這個電極上FMT……
然後透過這個電磁的轉換成動能,然後透過這個動能來刺激聽骨鏈,然後可以產生這種聲波的振盪,刺激內耳,透過蝸神經、大腦皮層然後產生這種聽覺。
這種生物能、電磁能、聲波能轉換,來達到模擬外界聲波傳導的功能。”
“目前為止,我們先後完成了400例患者的振動聲橋植入技術,目前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接下來,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彙報……”
……
劉漢民這邊一開始,瞬間讓無數人都興奮了起來。
現場鴉雀無聲,根本沒有人打斷。
大家甚至都沒有想到,對方一開始,竟然就直接放大招。
不過,這重要嗎?
每一次國際年會,都是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這也是年會難得的原因所在。
這才能保持長期的核心競爭力。
劉漢民的彙報工作很快就要結束了,而臺下的眾人,獻上了最為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的提問環節,同樣已經開始。
羅格站在人群中,並沒有在意,劉漢民這個成功,主要在於振動聲橋的植入技術,屬於手術改善型別,創新性一般。
而且華夏在舒適改善方面,這些年的確展示出來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力。
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點。
但是,想要憑藉此物成為會長,根本沒有希望。
每年在術式改善方面的研究進展不在少數。
所以,羅格對於這樣的提問,也沒有什麼興趣。
最重要的是明天他的彙報。
今天,最為重要的是,羅格重要合作伙伴,現任理事會成員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