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關鍵持續性低燒已經持續了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我父親身體越發虛弱起來。”
“我們也盡力補了,好東西也沒有停下來過,可是……似乎也沒有什麼療效。”
“哎……”
“陳教授,還請拜託您了。”
“我家事情比較複雜,沒有我父親坐鎮,很容易出亂子。”
“所以……還得拜託您了。”
說話間,繆元化從包裡取出一份資料。
“我也知道,和您談錢不太合適。”
“這是我在海外找到的幾個中醫古籍的孤本。”
“這東西,在我手裡,沒有什麼作用,也算是寶劍贈英雄了。”
“陳教授,還望您收下。”
陳南看著對方遞來的東西,頓時愣住了。
《奇經八脈考》、《脈訣秘傳》。
“這……這是哪兒來的?”
陳南忍不住驚呼一聲。
繆元化說道:“一本是從民間收來的。”
“另外一本,則是德慕尼黑大學珍藏檔案館,花錢買來的。”
“我父親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
“我平日裡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陳教授,麻煩您一定要收下。”
不得不說。
這禮物,真的是投其所好。
讓陳南有些欲罷不能。
《奇經八脈考》這本書的來源是李時珍。
這是一本對於奇經八脈脈診要訣的描述。
一直以來,脈診主要對於十二經絡的診療敘述較多,但是對於奇經八脈的記載很少。
一來是很多醫家都沒有辦法掌握,更沒辦法寫出來誤導後世醫家。
二來,基本上掌握的也不願意外穿,都當成了傳家秘籍。
雖然世人對於李時珍描述褒貶不一。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李時珍在醫藥方症脈針等方面的總結,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這本《奇經八脈考》陳南翻開之後,就在序言裡面看到了一句話。
“時珍不敏,參考諸說,萃集於左,以備學仙、醫者,筌蹄之用雲。”
人家的確是在收集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史書記載,李時珍的確是有這本書的。
可惜根本難以考證,因為民間也找不到。
這本書,真的是是好東西啊。
正是因為李老先生的總結,才讓這本書充滿了多家之言,而不至於偏頗。
陳南其能不激動?
而另外一本《脈訣秘傳》,更是陳南聞所未聞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