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甲狀腺手術選扶突、合谷、內關(C1C8);按神經幹分佈選穴或直接刺激神經幹。
這種選穴方法,骨科手術應用較多。
如選極泉穴或臂叢穴(腋動脈搏動處的兩側各刺一針)進行某些上肢手術;刺激第三、四腰神經、股神經、坐骨神經等進行某些下肢手術。
而陳南今天進行的選穴技巧,就是這種,他在顴髎穴刺激三叉神經第二支,進行某些頭部手術或顱腦手術,十分有效。
這些東西,陳南並沒有絲毫的保留。
在眾目睽睽之下施展,就是希望得到有些人的關注。
他不相信作為全國中西醫結合示範點,而針灸麻醉,又是有望成為中醫影響國際醫療圈子的技術,能不被重視!
他看了一眼周圍的攝像頭,期待著今天這一幕,被真正關注到。
或者!
即便今天沒有,那他也希望,今天的這一臺手術,能讓國家或者相關部門,重視到這樣一個問題。
當然了,針刺麻醉,選穴只是其一!
真正的難點,在於其二!
那就是,從得氣,到“導氣”,再到“守氣”。
這中間的問題,是針灸的難點所在。
當然了,這只是中醫的範疇,西醫的範疇,陳南不懂。
或許需要從神經電生理或者神經遞質等各方面進行研究。
陳南今天這一番造作,無疑是向外界投射一個訊號:
“針刺麻醉現代化研究,一缺N,線上等,急!”
說道針刺手法,講究一個“氣至效至”的狀態!
何謂“氣至效至”呢?
針刺“得氣”,一般是需要一個前期的鋪墊。
比如,針麻肺切除手術時間一般要48h,術間麻醉藥可以追加。
麻醉藥物麻醉,可以根據量,進行一個追加或者其他。
而針刺“得氣”怎麼保持或追加呢?
這是一個問題!
但是,對於中醫來說,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可以採取既吸取針刺治病手法操作的經驗,又根據肺切除手術操作時間較長的特點。
採取一個針刺“導氣得氣”和留針“守氣”的一穴間斷操作和多穴輪換操作的方法。
使針刺“得氣”能夠相對穩定而不間斷,達到長時間保持“氣至效至”的狀態。
這就十分考驗一個基本功。
“得氣!”
人體,有陰陽之氣,化為這臟腑之氣,巡行經絡,遍佈周身。
只有得氣,才能得到其最終的效果!
“得氣”水平越高,這針灸水平也就越高。
陳南此時,在針刺之後,就清楚的對於患者的情況,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判定
接通電源之後,陳南稍加判斷一番之後,就知道,一切準備就緒了。
也就是所謂的“氣至效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