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院士名額本來就不多,而同行業、同一個領域的院士,更少,可能只有一個!甚至……國家是有規定的:比如說,我競選院士,有兩個院士提名,之後就要開會,討論,透過之後投票什麼的,可是……裡面卻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同型別的這個院士,只能有一個,而且還擁有對於本子領域的新晉院士,有一票否決權!”
“那老院士今年已經83歲了,當然了,我很尊敬人家,人家的確給祖國現場急救醫學做出了貢獻,但是……他這些年變了!”
“這幾年,非但沒給國內的醫學發展做貢獻,反倒是藉著院士的名聲,提倡讓我們引進瑞典最新的急救體系。”
“可是他孃的我們國內和瑞典的國情差距多大啊?”
“而且,人家成立了公司,就是負責瑞典相關急救器械的運營,正在普及呢,這個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基本上明麵人都知道。”
“院士是要參與到投票中去的,對於一些政策是可以建言獻策,有很大的參與度,我不是說我想要這個東西。”
“但是,他做的卻是不對!”
“我想要做的就是推翻他的理論,你今天讓我看到了希望!”
“現場急救醫學屬於急救醫學的下屬學科,最重要的是就在於如何運用現場有效的治療手段,完成患者轉移到醫院這個過程的保障工作。”
“我覺得,中醫可以!”
“你今天的針灸升壓、針灸止痛、針灸止血,甚至,我剛才聽那馬主任說,你還可以徒手接骨?這些都是現場急救醫學應該具備的能力啊!”
“對了,問你一句,你那些東西,能普及嗎?”
陳南聞聲,點頭:“針灸升壓和針灸鎮痛可以,畢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系統學習以後,很快可以入手。”
“指南都可以製作,其實就那幾個穴位,主要是運針的手法,但也能學習。”
“不過,您說的那個,針灸止血……我不太擅長啊?我自己也不太會啊!”
“徒手接骨的話,就算了,這個東西……很難學。”
但是,焦順國的話讓陳南內心不免多了幾分激動。
如果能讓中醫參與到搶救中去……
這對於中醫的發展,對於中醫現代化來說,也是好事兒啊!
誰說中醫一定要墨守成規?
中醫可以學習西醫的東西,而且入門很快,這就意味著,中醫完全可以適應到現在的主流醫學節奏中去。
參與度會越來越高的!
這是一箇中醫發展現代化必須要進行的事情。
而中醫外科手術,這不是不行,手術聽起來高大上,但是……經過系統學習以後,無非就是那麼一回事兒,除了那些大型疑難手術之外……其實,和殺豬有多大區別呢?
永遠不要神話一個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闌尾切除手術,給一個普通人,讓他連續堅持學習觀看並且試驗一百次,你讓他試試,看看能不能行?
晉省中醫院胸外科不就是學中醫乳腺的男醫生給做起來的嗎?
所以,中醫的現代化,一定要擺脫常規的固定的模式!
現在的中醫,特別是現階段的中醫,已經被媒體和主流人群下了一個定義。
中醫需要和現代化技術相結合。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學習現代化技術的東西,也要保留中醫的精華,這才是應該走的路!
不得不說,這一番聊天,真的不是閒聊。
焦順國的話,開啟了陳南的思路。
想要改變中醫現狀,必須要讓中醫參與到現代醫學的各個方面和領域。
急診,急救醫學,就是一箇中醫目前空缺的領域!
中醫,已經和內科畫上了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