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25歲,胃脘疼痛兩年餘,近期發作較頻,午夜至凌晨時分痛甚。
脹滿,拒按,眠差,多夢,下肢膝關節以下欠溫而多汗,畏冷食,口乾!
陳南問診之後,開始思考起來。
這是一個什麼病症呢?
下肢欠溫,畏冷食為寒,口乾舌紅為熱。
這是一個寒熱錯雜的徵象。
陳南開始對舌脈進行診斷起來。
舌紅苔薄。
而脈象……
陳南感覺有些奇特。
這是一種特殊的脈象……
如棉在水!
如蛛牽細!
細脈?
片刻之後,寸關尺三處脈象反饋進來,陳南忽然嘴角上揚!
原來是你!
這是一個組合脈象。
濡細脈!
陳南若有所思。
濡脈為溼盛,細脈為津傷,溼熱脈亦濡,細亦主無陽。
濡脈如棉在水中,細脈如蛛牽細,濡而似緩有溼熱,細而無力為陽虛。
津傷之細,細而有力,津傷則生熱,故細而有力,細而有力著骨,則為積聚。
濡中藏細,則溼傷津液,故濡溢於外細現於內!
原來是一個這樣的患者?
既然如此,那麼……這該如何診治呢?
陳南不禁思考起來。
脈象濡細,而且有寒熱錯雜之相!
寒熱錯雜之候是陰陽氣血之間有明顯的偏衰時的外顯之象。
不得不說,這患者的難度,確實比較高!
陳南沉思片刻,忽然一絲靈感進入心頭。
對!
患者是午夜至凌晨時分痛甚。
這個時間,是陰陽交匯的時間。
按照傷寒來說。
這是一個厥陰病特有的表現。
而胃痛……
自己應該從胃論治?
應該按照內科書來診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