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在封閉的會議廳中迴盪。
這個問題......
但凡對近代史有一丁點了解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名外國記者挑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分明是故意戳華國人傷口,沒事找事!
周圍的華國人全都向他投去憤怒的目光。
這名外國記者害怕地縮了縮頭,但卻用怯怯的目光望著林秋書,一副自己只是渴望得到回答但卻被無禮對待的白蓮花模樣。
然而在場的都是智力健全的成年人。
所有人都明白他提問的意圖,就連他的外國同行都露出嫌惡的神情,朝遠離他的方向挪了幾步。
“哦,BBC啊......”
林秋書瞥了這名記者一眼,隨後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林秋書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院長,一言一行都影響巨大,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他需要一點時間來組織語言。
“呵!”
忽然,會議廳的喇叭裡傳出一聲嗤笑。
眾人愣住了。
林秋書詫異地扭頭望向宋玉。
宋玉遞給林秋書一個“讓我來”的眼神,林秋書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於是宋玉身體前傾,將嘴唇貼近麥克風。
“BBC的記者,一如既往地揣著明白裝糊塗,滿世界當攪屎棍!”
粗鄙!直接!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全都傻眼了,就連BBC記者也懵了。
宋玉撇了撇嘴,心想既然BBC記者有意尋釁,那他也沒必要剋制言語了。反正他不過是個特邀嘉賓,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在座只有他來對付這個記者最合適了。
宋玉撇嘴道:“三四十歲的人裝什麼無知少年?”
BBC記者結巴地問道:“你你你是在對我進行人身攻擊嗎?”
宋玉淡淡地說:“我不覺得我在對你人身攻擊,因為我攻擊的不是人,而是一個流淌著強盜血液的禽獸。”
BBC記者語塞說不出話。
宋玉正色道:“東京國立博物館之所以擁有許多華國文物,是因為許多年前華國捲入了一場不正義的戰爭,這同樣也是你們大英博物館擁有許多華國文物的原因。”
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
這一樁樁一件件,華國人從未忘記。
“我們銘記歷史,尊重歷史,正視歷史!”
“今日之華國不是百年前之華國,過去的屈辱不會再一次發生在我們身上,先輩失去的將由我們這些後輩尋回!”
“企圖利用那段歷史來傷害華國人民的感情是絕對無法被容忍的!”
宋玉的聲音振聾發聵,會議廳內掌聲雷動。
待到掌聲平息,宋玉看也不看BBC記者,直接扭頭對會議廳角落的保安說道:“保安,麻煩把這根攪屎棍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