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關於模擬世界的實驗,時間軸的鑲嵌才是最重要的。”
周恆點了點頭。
張遠說的這些他也清楚。
模擬世界的時間軸向前工作是模擬宇世界的關鍵所在。
只有能控制時間軸的流速,他們才能真正模擬出他們想要的世界。
一號模擬實驗僅僅只是根據曾經收集到的,關於太陽系的資料,來模擬出的一個太陽系。
在模擬完成後,模擬世界的流速就會跟外界一樣。
這個時候,如果想要看某樣東西的變化,就只能等了。
如果是觀察一棵植物的生長,只需要幾個月,但要觀察一顆恆星的一生。
這個時間的跨度就算是神也會崩潰的。
所以時間軸的概念就應運而生了。
在收集到足夠的資料後,在新的模擬世界創造之初,他們就會在資料的底層鑲嵌一組資料。
有了這組資料,在模擬世界中,他們就可以操控時間的變化。
不過這種變化,只能是快進,並不能倒退,並且快進的倍速受限於計算機的算力問題,並不能無限增加。
“時間軸資料鑲嵌完成。”
“五分鐘後開啟二號模擬實驗。”
顧一凡再次躺在意識轉接艙中。
經過半個小時的調整,他的狀態恢復的很不錯。
在他連線意識剝離裝置之前,醫護人員依照試驗程式,最後一次跟他確認:“顧一凡同志,你是否清楚此次試驗的超長時間跨度問題。”
“我已清楚。”
最後看了一眼顧一凡的意識資料是否正常後,醫護人員衝著顧一凡點了點頭:“祝你實驗一切順利。”
“模擬程式已啟動,二號模擬世界已完成。”
“意識剝離程式已啟動。”
有了一號實驗的經驗,實驗小組的所有成員對二號實驗的操作就顯得遊刃有餘了。
熟悉的旋轉感再次襲來,顧一凡祈禱著這次能夠一次就成功落地,不要在被折磨一下了。
大概是聽到了他的呼聲,沒過多久,顧一凡就被擠壓了出來。
這一次他很幸運,第一次就成功的進入到了藍星的大氣層之內,並且距離地面僅有五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