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的鏡心。”
徐仲有了這個想法。
而此時,李飛魚等人也才來到了這裡。
周遭是一片空白,更多的應該是虛無。
這裡沒有顏色,除了這如明鏡一樣澄清的鏡心映照出了他們個體本身具備的顏色之外,什麼也沒有。
是一種難以形容的虛無感。
“原來這就是鏡心的樣子嗎?只不過為什麼和我的不太一樣?”方圓看向周遭,她在心中回想起自己的鏡心。
一瞬間,這鏡心開始抖動變化。
顯化出她鏡心的模樣。
白雲飄飄,彩虹如練,日月星辰點綴……
方圓被眼前變化嚇了一跳,回憶戛然而止,而鏡心的變化也戛然而止。
“這鏡心似乎能夠讀懂我們心中的念頭,並能映照在此地。”李飛魚說了一句不是廢話的廢話,
“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讓它顯化出口呢?”唐元提議道。
緊接著,一道門戶就真的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這座青銅鐵門沉重,古樸,佈滿鐵鏽,寫滿了歲月的痕跡。
“它真的顯化出口了?”唐元喜不自禁。
然後被雲雍潑了一盆冷水:“這或許只是你心中的出口而已。”
“你從這道門中離開,之後進入的或許不是真實的世界的,而是你虛構出來的世界。”
鏡心能夠映照出人心中的想法。
那麼此地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不切實際的。
因為所有的事物,或許都是人本心顯化出來的。
唐元聽著雲雍的話陷入了沉思。
“那我們該怎麼從這裡離開呢?”他問。
雲雍搖搖頭。
他沒有想出辦法。
因為在此地,動腦子,下一刻就會被對映出來。
就比如,雲雍想著他向左去查探資訊,尋找線索,那麼鏡心就會做出反饋,給予他內心深處渴望的線索。
是贈與的,那就無法確定真假,如此由線索引發的指向也不能確定其真假。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整個鏡心空間能夠滿足你的一切想法,但它滿足的方式並不代表著真實。
就像雲雍自己說的,你找到了門,但你不確定這個門是不是你內心被鏡心映照而出的,你從那道門離開之後看見的,會不會是你內心中對於去處的一種想象。
這一刻,真假被剝去了判斷的基礎。
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死寂的沉默。
整個鏡心都在變化,這種變化彼此割裂而交錯,這是因為鏡心之中同時映照出了他們五個人的想法和念頭。
徐仲偏居一隅,看著周遭變化不斷的環境,不由得想起了白昭矩在目睹古越天道開天之後所說的話。
“修行本身就是一場追求和求索的旅途,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回答。”
鏡心是人內心的體現。
心無塵埃,所以鏡心澄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