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至城中,衛景終於問道:“牛老道當初是玉清門弟子?
那你應知曉這些人來樂南縣所為何事了?”
牛道長沉吟半響,一仰頭,似才回過神,亦未避諱自己身份,面容肅穆,沒了諂媚之情,道:
“當初我在門中曾見典籍,其中有言,數百年前高人隕落,有遺寶落於河中,後人子弟若見遺寶出世,可往取之。
至於河中寶物所為何物,威效如何,玉清門中便再無更詳略的記載了。
其餘幾位大仙門應均是如此,最有可能知曉寶物為何的是太玄山上之人。”
衛景頷首,行於城中,大雪初停,卻來來往往已有人影綽綽,
其中不乏腰間佩刀,背後負劍,面容兇狠或戴竹斗笠披蓑衣的江湖人。
至城西后,過醉白街時,衛景突見兩方人馬喧鬧聲。
其中一方僅僅兩人,另外一方則六人。
人數較少的是一胖一瘦兩位看不清面容的漢子,各自頭頂斗笠,手牽高頭駿馬,遙遙相立,能覺有悍然之氣肆意。
對面六人各著紅衣,於白茫茫一片的縞素大地中顯得格外刺眼,
一位個頭最矮的小子挺胸與胖瘦兩人對立,
剩下五人站得靠後,或環臂在胸前或戲謔而視,或四處張望,毫不牽掛,無任何出手助同伴的打算。
衛景只瞧見那胖瘦二人口中唾沫星子亂飛,正與紅衣矮少年理論。
但那紅衣少年根本不吃那一套,口中肆無忌憚地叫囂,食指伸出,有點點星火浮現,
火苗弱小,似隨風即滅,但寒風吹過,卻無論如何也吹不滅那如豆跳躍的火苗。
紅衣少年嘴巴湊近食指,大口一吐,轟然之間有一縷大火射向那胖瘦兩人。
胖瘦二人在江湖行走,殺人有時,但不曾猖獗到白日裡,眾目睽睽之下當街殺人,
卻沒料到眼前這跋扈少年毫無顧忌,直接使了火神通,眼瞅著不將二人燒死不罷休。
瘦子手中多出一寬口窄身的瓷杯,於空中搖晃兩下,寬口對準那熊熊大火,
杯口若鯨飲,那大火形成一條條火流水,注入其中。
此法門乃是江湖戲法‘杯桶攝火水’的旁門雜技,杯子不過凡物,卻能攝來火水,其中自有玄妙處,恰好對付來火。
胖瘦二人顯然非善茬,既然交惡,不可留下後患。
瘦子手中那杯子中火流如水,成漩渦旋轉,轉而被胖子一飲而盡,
胖子肚皮驟然乾癟,那赤火成了紫紅,比方才矮少年更兇三分,撲向始作俑者矮少年。
旁門戲法再厲害,如何比得上正宗火法,矮少年還欲與此二人玩玩火法,卻聽身後一人不耐煩道:
“師弟,我們還要儘早尋一家客棧住下,速速解決此邪道之士。”
矮少年撇撇嘴,極聽話,不再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