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張專輯全部放完!
“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
曹羽的腦海中還在回想著最後這一句歌詞。
“汪川”的專輯裡為什麼跳出來一個“董二千先生”,這個“董二千先生”究竟是什麼人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指的是誰?
“汪川”心中的自己,社會上沉默的大多數,每個人面臨困境迷茫的時候,整個當前社會的現狀?
把一首歌曲放進一張專輯裡,要比單獨拿出一首歌,更容易引導人往某個方向去思考。
這首歌汪川在一開始,也想過把“董二千”改成“汪二川”、“汪三川”……
但仔細想過之後,又覺得沒有必要。
因為這首歌並不是在講具體的誰,它是呼應《孤獨患者》,對整張專輯的一個迴歸。
&ne to pretend》(後邊簡稱TTP)盛大開幕,《孤獨患者》穩住專輯核心,《十萬嬉皮》迴歸思考。
這張專輯的最終目的,汪川不是要批判社會,而是落點在人。
這種方向的選擇,是汪川對於能否橫掃的最關鍵一次抉擇。
樂評家、大師們、獎項……最喜歡的就是這種調調。
表達的人,大於人的表達。
看似一回事,實則方向不同,厚度也不同。
專輯落點在人後,“汪川”才在專輯裡鮮活起來。
曹羽就喜歡極了!
在周圍掌聲響起打斷了他的思考之後,曹羽用力的拍了幾掌,把手掌拍得通紅,然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走到汪川身前,用力捶了捶汪川的肩膀!
“野心真大!但你完全配得上!很久沒有在一張華語專輯裡有這樣的體驗了,今天真是要對你說一聲謝謝!”
這種專輯的難得之處,不僅是音樂性拉滿,是歌詞力透紙背,是主題落點在人,還是——這是一張主流專輯。
汪川還如此年輕!
汪川淡淡一笑,沒說話。
曹羽的反應有點超出預期了。
不是汪川裝比,而是他真不知道要說什麼。
汪川還是有點逼數的,自己只是一個無情的搬運工罷了。
見汪川笑笑沒開口,曹羽又接著問。
“這張專輯是你跟獨濁,還有慈恩一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