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明在綜藝製作圈裡,過往的成績一般,名聲還算可以,現在還單打獨鬥自己開公司。
沒有完全抱上企鵝、奇異網和酷遊網等平臺的大腿,能拿到的資源就很有限。
實際上如今每年音綜製作的很多,打著原創旗號的也不少,但看得觀眾真沒多少,基本播出後就是小圈子自嗨。
還越來越難破圈。
所以曝光的渠道真的不少,問題是曝光的方式。
現在國內音綜的製作,要麼就是花樣百出的老歌翻唱賣情懷。
要麼就是衝著打造流量去了,各公司塞人,然後搞CP艹人設,幾十位選手,網紅、回鍋肉、玉玉症、暖男、缺愛少年、豪爽漢子、古風美少女、獨立女性、健身達人、自傲天才……都來一套。
然後誰相聲說得好,誰有眼緣被觀眾看上,誰的資本更強大,誰晉級。
歌也只是服務人設的一方面而已。
但人設越花,音樂基本就越拉胯。
大部分真正用心做音樂的人,上綜藝拍出來其實是很無趣的。
可沒有綜藝效果,直接海選就被刷了。
這種做綜藝的思路不能說一定不正確,但一定是越跑越脫離音樂本身了。
除了極個別適逢國內觀眾需求,意外爆火的音綜外,音綜想出圈,實際上只有一點,就是節目裡要有能出圈的新歌。
基本是最火的歌出圈到什麼程度,這檔綜藝就出圈到什麼程度。
網紅歌曲先火起來後,再拿到綜藝上的並不在此列。
對汪川發出綜藝邀約的很多,幾大平臺的頭部音綜都有邀請,但他們不是想讓汪川上節目去翻唱,就是想讓汪川去當導師點評選手說相聲……
而譚新明的節目策劃案,至少是把重點放在音樂本身的。
對比起來,汪川就很喜歡。
“譚導說的對。”
汪川在語言上還是進行了支援。
“我肯定沒你們音樂圈的人看得清楚,”譚新明謙虛一下,“實際上現在有可能做起來這個節目,也是汪老闆的專輯給了我們信心。證明了對於真正優秀的原創音樂,市場上還是有認可度的。”
先起高度,再戴高帽,話術很套路啊……
汪川跟川映解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後,很多人就開始喊汪老闆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喊汪川老師,但汪川實在是沒能聽習慣。
“好的音樂永遠會有聽眾支援,這是我的理念。”
汪川也不能不讓他戴,只好說一些沒營養的話。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