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3月2日下午5點半。
地點:洛城市,韋斯特伍德村郊外,哈默博物館。
人物:李文星、唐書瑄、盧卡斯以及助手。
事件:如下
當李文星按圖索驥,準時來到跟唐書瑄預約好的地址所在,唐書瑄正陪盧卡斯欣賞著展廳內的一副畫,
李文星沒有直接上前搭話,而是站在唐書瑄兩人側後方,看向兩人盯著的那副畫。
很遺憾,根本看不懂畫的是什麼,
就那麼幾根縱橫交錯的線條,外加一些奇形怪狀的人物,
李文星很難相信,如果把它拿去拍賣,會有人願意花100萬美元把它買下來。
但是它就值這個價,剛才過來的時候,李文星問過展廳的工作人員,
對方直接告訴他,這副畫是一位老人的遺產,老人生前花了100萬將它買到手,死後把它捐給了博物館。
呃,很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藝術細胞吧,
李文星這般自嘲著,然後改去看展廳的天花板,
至少天花板上的水晶燈,以及牆角線上的裝飾物,他還是可以欣賞來的。
“李先生,上面有什麼東西吸引了你嗎?”
&nmm,沒有……”
也就正當李文星百無聊賴,準備開始數頭頂的水晶燈上到底有多少串吊墜時,耳中聽到了盧卡斯的問話。
“只是我剛才走進來以後,發現在這間屋子裡,我能看懂的,只有它……”
主動搭話,卻半開玩笑的問出這麼一個問題,答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雙方彼此的第一印象分,
正式的交鋒已經開始了嗎?
李文星知道,現在是飆演技的時候了。
“牆上這幅畫,我完全看不懂;你跟唐,我也看不懂;
這四面牆,稍微能看懂一點,但我不知道它們是牢籠還是堡壘;
這道門,是通道,是選擇,但我不知道該封閉它,還是開啟它;
地面本是路,我卻只能看清腳下,看清附近,看不清遠方;
唯有天花板,每當當我遇到煩惱、困難的時候,我都會仰望它,因為天花板上有燈,它給我希望,幫我照亮腳下的路。哪怕它熄滅,我也會追尋它,正如,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尋找光明。”
交鋒?考教?藝術大師?想法很多?哥們就專治你這樣的人。
比想法多是吧?給哥們一個適當的機會,怕是能把你忽悠瘸。
“……獨特的見解,認識一下,喬治,喬治·盧卡斯,你可以叫我喬治。”
深思,若有所思的點頭,繼而抬起頭來,邊說著話,邊伸出右手待握,
很顯然,喬治盧卡斯被忽悠住了,這是人生哲學、心靈雞湯、名言以及中華現代詩的魅力。
“謝謝……李文星,英文名叫文森,你可以叫我阿星,我的朋友都這樣叫。”
穩了,握住盧卡斯的手之後,李文星知道這趟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