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打從年初開始,李文星就吩咐星玩設立了一個diy創意玩具設計小組,
到的上個月,緬店那邊投資的一系列工廠,諸如木材廠、造紙廠、塑膠廠等全部落實到位,正式投入生產,徹底解決相關的原材料供應問題,
星玩的diy創意玩具系列商品,終於正式上市。
可惜,由於這個系列的商品售價過高,加上林雪莉這個總負責人正在坐月子,銷售結構並沒有如預想中的那麼火爆,甚至都沒翻出什麼浪花來。
以至於產後第一天上班的林雪莉,在得知這個情況後,對這一系列商品的前景產生了嚴重的疑慮,首先就想到降價銷售。
林雪莉畢竟不是做銷售出生,並沒有太多的銷售經驗,她是做服務業出生,因此她下意識就會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問題,
產品是好,可買的人並不多,那就一定是價格貴了,也確實很貴,一個模型套裝件,就要六十塊,普通家庭根本買不起。
如上,這就是林雪莉的思維方式,倒也沒什麼不對。
可做為這個系列商品的專案負責人,以及公司總經理,這種思維方式就大大有誤,
真給她這麼搞,那李文星寄予厚望的這個好專案就算廢啦。
也是因為這個,李文星甫一聽到林雪莉想要搞降價銷售後,馬上便一口回絕她。
“diy創意玩具的銷售策略,你可以參考當時銷售《變形金剛》的方式,
玩具的作用、給孩子買它的好處,益智,啟智,開發大腦,有太多的說辭可以用,制約銷量的,永遠不是它的價格。
我承認價格定的是有點貴,對普通家庭確實是負擔,但是如果售價過低,以後想把它們賣到海外,就成了痴心夢想。
可以開啟多種銷售模式,零售、直銷、返利、但是絕對不要促銷,
實在不行,就只賣給幼兒園和託兒所,主打‘益智’口碑,關愛孩子,關愛下一代,這樣。
星企名下所有的商品,絕對不搞促銷,如果哪件商品變的不好賣了,直接就把商品授權打包給別人去賣。
星企名下的每一間公司,最終的目的都是要發展成世界級的大公司,至少在各自的行業內有一席之地。
像這個diy創意玩具的專案,未來面對的是幾百億幾千億的全球市場,這才剛搞起來,就想著要降價銷售,這怎麼能行?
嗯,你畢竟不是銷售類人才,稍後呢,你招個銷售型的產品經理回來,再成立一個市場部,把銷售部門也獨立起來,
這樣,設計部、市場部、銷售部、生產部、公關部,還有財務法律行政後勤,等等,雖然星玩目前的框架也是這樣設立,但是還不夠明顯,職能劃分也不夠清晰。
你們知道星企名下的公司,現在給我的感覺是什麼嗎?它們只是碰巧有了幾個專案盈利非常不錯的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