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卻是在應下李文星的安排後,林佳麗又後知後覺的醒悟過來,這馬上就要過年,不說提前放假,反而讓加班?
真是把人當做牛馬用,不僅要給他耕地拉磨,還要讓他騎,完全不能忍啊。
“咦~
給星海銀行投錢,那可是在養會下蛋的母雞,回頭你就會埋怨我投的太少。
嗯,過兩天你再把‘巨星號’(飛機)抵押出去就是,看哪家銀行願意收,我要得只是新聞廣告效應,你看著,這個月星企所有公司的銷售業績都會爆。
關乎民生四大行,衣、食、住、行,前面三個我都做起來,衣服有星途,餐飲有星心,住房有瑩星,唯獨沒行,
過完年就做‘行’,先從單車做起,再是電驢,電動代步車,最後做轎車。
除了這個,明年也沒什麼用大錢的專案,不會再頻繁的垮公司排程資金,哪家公司缺錢,就慢慢往出放股份融資。”
涉足文娛業積累第一桶金,再立足四大民生行業,以此為根基逐漸向科技電子業、輕工業、重工業、軍工業過度、發展,這便是李文星的商業佈局。
從易到難,文娛業最好做,投資成本低,回報週期短,只是一年時間,就讓李文星積攢起大筆資金,走出第二步,
乃至又過一年時間,第二步計劃也走上正規,眼下就差最後一塊短板沒補全,只等今年這個第三年執行、落實,
再等第二步計劃完成到位,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開啟第三步計劃。
想要順利做成第三步計劃,需要的資金、資源實在太多,沒有前面兩步計劃的落實,沒有雄厚的資源優勢,以及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根本支撐不起。
不說別的,光是華星高科在香江和英國的兩座研究室,這一年時間就投進去三億港幣,收穫甚微也就算了,如果想靠它自己的產出賺回這三億港幣,沒個三年五年的,那是想都別想。
就這還是剛開始,這都還沒怎麼樣,就已經是三億投資,要是再稍微研究一些專精技術,那起步就得是十億八億。
這麼大的資金需求,別說星企所有公司當前的年利潤,根本不足以應付,就算這個利潤額度再翻一倍,依然不夠。
眼下能做的,也就是給星企打下一個雄渾結實的底子,然後瘋狂的融資募資,大肆擴充套件,好讓星企的年利潤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翻兩倍,三倍,更多倍,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把星企做大做強,積累夠充足的資本,藉此踩住時代發展的節點,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其他人,始終走在前面。
否則,若是換一種結果,沒能趕上趟,那就只能空而望比,老大徒傷悲啦,
且不提其他,只說,如果當初沒能趕上香江地產復甦的趨勢,該如何盤活瑩童?沒能借助盤活瑩童的成就,又怎能融到巨資搭上日島西武集團的線?
趕趟,借勢,提前佈局,這不正是重生者所能借助的優勢嗎?借人勢,借錢勢,更重要的是借時勢造,只有時刻站在風頭上,才能成為那隻飛天的豬腳。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香江巨擘》,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