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星海銀行還缺少個掌門人,可李文星卻已經沒功夫再去到處踅摸,只能是直接發個招聘廣告了事,然後誰有意向就自己投簡歷過,再慢慢篩選。
而搞定星海的事情的後,李文星又又馬上把精力投放到星隆系公司上來,
再具體一點,是星隆系旗下,與星隆實業並排的星隆電子,
因為這家公司還沒有正式掛牌運營,正常閉關苦修內功中,所以也就沒有出現在星企年會參會公司的名單上。
所謂星隆電子,實際上是由李文星從日島勝利公司手中,賣回來的那兩條彩電生產線,以及已經落後兩代的收音機和留聲機技術及裝置,等等組建而成。
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之前買回來的這批裝置,技術,星隆電子已經全部吃透、消化,甚至在日前就已經自主生產出一臺17英寸的彩色電視機。
值得一提,星隆電子當前的負責是施楠生老爸,施父原來就是開電子廠的,家庭條件很不錯,要不也沒能力送施楠生去英國讀書,還是讀電子專業。
如此一來,李文星也就沒辦法再用公事公辦的方式來談事,只好在一月十二號這天中午,特意陪著施楠生回她家。
在見到施父以後,李文星多少有點尷尬的,自己跟施楠生不清不楚的,女兒再外面給人家當小情人,能沒想法嗎?
好在施父也沒有如何的冷臉,談不上很熱情就是,再加上有施楠生在一邊作陪,施母也很滿意他,氣氛也算融洽。
午飯過後,大小兩對夫婦坐一起飲茶,期間先是隨意的閒聊一些雜事,等到氣氛舒愉,適才過度到正事上來。
“以星隆當前的條件,我們每生產一臺十七寸的彩電,成本至少比日島的其他工廠貴出350塊以上,這還是按以後批次採購元件生產的結果來計算……
再加上我們生產出的機器,無論是畫質音質,還是本身的質量,都要比當前市面上的其他產品差很多,
這不僅是因為技術細節的問題,我相信勝利公司一定藏匿了控制面板、映象管裡面的部分資料,
所以哪怕我們也能生產出,跟他們一樣功能的元件,可是質量上卻存在巨大的差異,這種差距非常明顯,
尤其是成品機器的影音效果,不對比還好,可一旦做過對比,結果很可能是,人們寧願多花點錢買其他家的機器,
我們的機器想要賣出去,很難……”
裝飾非常樸實的施家客廳內,李文星、施楠生與施父施母相對而坐,
此時卻是施父主動開腔,且首先就說出一個很不好的訊息,
機器是生產出來,可機器的生產成本比人家的高,生產出來的機器還沒人家的好,這樣的產品,哪能真正賺到錢?
可以說這根本就是白花一大筆錢,買回來一套過時的技術,和一堆破銅爛鐵,這不是有錢燒的嘛,還不如捐出去。
呃,施父會這樣想,其實也很正常,因為事實如此,不只是他,施楠生也是同樣的想法,且之前就說過類似的話。
不過這番話聽在李文星耳中,卻是並無太大的震動,他早就有這個準備的,甚至這第一臺自產機器的下線時間,當初他都給星隆電子預留了整整一年呢。
施父畢竟不是重生者,他還看不到太長遠的事情,且也沒有做過家電生產售賣的生意,對這個行業的瞭解也不多,由此對星隆電子的未來有顧慮也正常。
然而,且不說一億多港幣根本就買不到真正的技術,中間被人坑是必然,
人家勝利公司也不傻,要不是接著隨身聽訂單的風提起來,假的人家也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