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最終還是沒能說服翁卓旭,或許在對方眼裡,他這就是在貪功冒進,有了點小成績就飄起來啦。
然而在李文星,卻是翁卓旭等人已經失去了最開始的那種,能夠豁得出去,硬拼一把的狠勁。
要知道久隆系從無到有,在成立之初也是同樣的情況啊,他一句話,兄弟三人就拿出一百三十萬投進來,那時的他同樣也是一文不名。
何以到了現在,久隆系已經是上億資產的規模,卻偏偏不願意再冒險一把?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還不就是因為不想放棄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擔心萬一虧掉,重新打回原形?
好吧,李文星也不想去怪翁卓旭,更不想以勢壓人,強制對方執行他的這個決定,那樣會造成雙方之間的隔閡。
到時候哪怕久隆在日島市場獲利,依然會讓對方心裡不痛快,久而久之,肯定就會有不好的想法。
不過,李文星也只能容翁卓旭猶疑一次,若是再有一次,那他就要考慮換人管理久隆了。
如果久隆跟不上他文娛事業的發展節奏,那要來何用?難道真的是為了做實業賺錢?那還不如進股市拼殺呢,何必搞這麼麻煩?
“阿旭,借錢的事,既然你不同意,那就算了。儘快把印刷廠和塑膠廠落實到位,人力,原材料,月底之前都必須準備好……”
商談半響,眼看說服無望,李文星也就打消了再磨嘴皮的念頭,只是在臨出門前,轉身留話了一句話:
“不管阿旭你怎麼想,久隆已經在剛才錯過了一次絕佳的發展機會,我們三個月後見分曉。只希望你下一次能跟上我,儘量。”
沒有火氣,沒有不爽,只有溫言溫語、善意的提醒。
直到走出翁宅,李文星才徹底釋放真實的情緒。
外面是繁星滿天,月掛枝頭。
李文星卻是陰鬱煩躁,臉沉如墨。
換位思考,李文星也能理解翁卓旭的顧慮,可是這種情況,並不符合他的心理預期。
在日島這嘎達地方,一家差不多規模的印刷廠,一家塑膠廠,沒有兩千萬,根本就拿不下來。
那剩下的一千萬,在東京這地方,又能收購幾間書店?甚至都做不到一區一店。
手裡明明有《火影忍者》這種註定會暢銷的漫畫做吸金利器,無論前期投資多少,三千萬也好,六千萬罷,如果能自己包攬生產加銷售,幾個月內就能回本。
若是把這麼大筆利潤,讓給日島本地的企業,尼瑪,這已經不是心疼錢的事,是真的不想便宜了他們啊。
哥來日島,是來賺錢搞事的,不是來扶持日島文娛市場的。
若是把《火影忍者》交給他們做,說不定就會扶持出另外一個……
這真的不甘心啊,有錢賺不到也就算了,還要被迫支敵?
儘管星字頭公司的發展速度已經夠快,盈利能力也相當強悍。
久隆系也因為和字頭的主動攀附,一直都在超額負債運作(說白了就是李奕泉對兒子的支援)。
可這還是不夠快啊,再這麼拖下去,不僅年賺一個億的小目標實現不了,關鍵還會拖累明年年初的既定計劃啊。
腫麼辦?瑩童不行,銀行不行,能拿出這麼大筆錢的,問胡苮拆借?
可是問女人借錢,這不太好吧?
借少了沒用,借多了,也張不開口啊,連抵押物都沒,交情還沒到那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