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行,只要有個漫畫社的底子,能馬上運作起來就行。”
一問一答,翁卓旭只是提前了十多天過來,這麼短的時間,能搭起個架子,李文星就很滿意啦。
“從明天開始,阿悅你就要正式上崗。你跟施總的時間不短,漫畫社怎麼運作,你應該知道。我把大綱和初稿交給你,你帶著那些人儘快完成第一刊。嗯,月底之前完成。”
能得到秦詩悅這麼個助力,至少在目前看來,是非常幸運的。
施楠生必須坐鎮香江,星語系在香江的產業太過重要,那是自己文娛事業的根基所在。
若是根基都不穩,還談什麼海外發展,文娛全球?
那除了施楠生,也就只有最早跟著她的秦詩悅可用,且她還精通日語,是日島通,這就像是天命註定。
只要她不犯渾,認真做事,未嘗不可以把她扶持成施楠生第二,作為在日島事業的全權代理人。
“嗯,保證完成任務。”
拿到職業生涯,從助理跟班,向封疆大吏晉級成的第一份試卷,秦詩悅知道證明自己的機會來了。
要麼成績及格,進入上升通道。
要麼成績太爛,一切都成泡影。
“可是這邊漫畫產業的運作模式,跟香江那邊…跟星語不太一樣,我擔心這邊的人適應不了。”
源自地域經濟、社會人文、風俗習慣的迥異,具體到漫畫產業,漫畫社的構架、工作模式等等,日島這邊跟香江那邊肯定是不能類比的。
若是全部照搬香江那邊的運作模式,肯定會遇到各種阻力,由不得秦詩悅不憂心。
“具體的操作我不管,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是日島模式,還是香江模式,都無所謂,我只看作品,漫畫社最重要的就是作品。”
在日島搞漫畫社,開公司,員工肯定還是得在本土招聘。
純新人還好說,他們還有塑造的可能,但是招聘來的成手,如果一味要求他們按照香江模式來做事,那工作效率肯定低的一筆。
像是在後世,往往就會傳出一些跨國公司在其他國家投資受阻的訊息。
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由於管理制度,以及運營模式的僵硬,若是在別的國家,繼續套用在本國的管理模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香江人喜歡喝下午茶,如果從香江過來日島的公司高管們,為了自己享受,特意劃分出下午茶時間。
按照國際慣例,八小時的工作時長,因為中間加進來下午茶時間,必然導致晚上下班延時。
在香江,六點半下班很正常,半小時一小時回家,時間正合適。
可要是放在日島,以東京的交通狀況,很可能就有員工要九點十點才能到家,長此以往,員工能受的了才怪,就更不可能用心工作。
這就意味著跨國公司的境外分公司,從上到下,從管理模式開始,首先就要進行本土化。
當然,這些東西,李文星也不是特別懂,他也沒有具體的操作經驗,還需要自我摸索一下。
因為也就沒辦法跟秦詩悅直接講講清楚,只能是由的她自己把握,秦詩悅畢竟是日島通,怎麼都比他這黑麼不懂的半瓶水強。
好了,日國的鋪墊已經寫完,接下來就該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