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月,李文星再次來到星島大廈見著胡苮,胡苮表現的很熱情,還開玩笑埋怨李文星不早點過來看她,她可是日盼夜盼。
李文星當然不會真相信胡苮的話,他自問還沒這麼大的魅力,能讓胡苮日夜想念。
此次上門拜訪胡苮,本就是上個禮拜約好。
客套話說完,再閒聊一會,李文星也就把話題帶到正事上面,拿出一份厚厚的策劃書遞給胡苮。
事實上早在三月底,在《尋秦記》大火之後,星島集團因此整體受益。胡苮就有催促李文星,讓他儘快拿出先前提過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地產開發策劃書。(在策劃花旗事件時說過)
只是當時李文星覺得時機還不成熟,就推脫說還有細節需要完善。
那時候他畢竟還僅是初出茅廬,僅獲的那麼點成績根本就微不足道。
如果當時就丟擲整個商業計劃,不見的胡苮會有多麼重視,搞不好胡苮都只是隨意說起。
甚至哪怕到的今天,拿出這份計劃書都有點操之過急。
相對於一個初期就要投入五億以上資金的大專案,他名下那幾家小打小鬧的公司,所取得的小小成績,實在是完全不值一提。
沒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傍身,即使商業計劃做的再完美,其本身的說服力很難直接切中要害。
何況跟胡苮的關係也不是多麼親密,涉及到數億資金的投資,對方根本不可能輕易被說服。
可李文星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拖下去,瑩童公司的貸款馬上就要到期,拿不到胡苮的投資,他只能回去找李奕泉。
再加上《尋秦記》劇集馬上就要開拍,之後還得常駐劇組。
李文星也不願意因此分心,成與不成,試試無妨。
“這麼多,先放著,我回頭看。”
厚厚的一疊稿紙,最少都有三十頁。
胡苮當然不可能馬上翻看,那需要不少時間。甚至還得找人來調研,胡苮並不精通地產業。
就這還是李文星沒敢寫的太深刻,那樣太神棍,會顯得很白痴。
且這份策劃書,與其說是專案策劃,不如說是商業地產調查報告書。
內容僅是按收集來的各種資料,詳細分析香江未來的地產業發展趨勢,以及投資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市場前景。
這份東西,只能算是前置引子,除非胡苮確定要下場投資,李文星才會拿出後續的具體專案計劃。
也只有這樣一步步展開,進行階段性的說服工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要是上來就全面攤開了說,萬一胡苮不應,那連翻盤的機會都沒了。
或者胡苮撇開瑩童單幹,那才是虧死。
“那行,還望胡姐儘快給我答覆,瑩童那邊的貸款馬上就要到期,時間比較緊,耽誤不得。”
瑩童公司的貸款危機,打從花旗事件後,整個香江地產行業都知曉,根本沒必要在胡苮面前隱藏。
越是這樣直白的說出口,越是能表現出己方的誠意,讓胡苮放下戒備和顧慮。
至於暴露弱點可能會導致,在以後的商業合作中被星島集團拿捏。
眼下根本顧慮不到這些東西,瑩童地產首先要存活下去,才有以後可言,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阿星你就放心吧,胡姐不會讓你等太久。”
李文星對瑩童的態度,都不由讓胡苮吃味。
即使那個姓梅的女人不在,眼前的小年輕依然對那女人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