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滿足空洞乏味的生活。’
‘那窺探的眼那議論的口。’
‘消遣了每一次茶餘飯後。’
‘難道非要浮誇嗎。’
‘無謂是非與真假。’
‘……’(我就不多貼歌詞,免得大家說我水。最好是能開啟音樂切身感受一下氛圍,配合著閱讀這章,才會有意思。歌名《浮誇》,林志玄版。玄防和諧)
如果說《浮誇》的主歌部分只是對現實的陳訴和無奈,那麼副歌部分就是憤然和吶喊。
比較原唱的恢弘正氣,李文星唱的更顯尖銳和用力,完全以痛斥和批判的感情色彩作為填充。不是我想誇張和高調,而是世人已經不讚頌沉默,低調和內斂換不來關注和重視,只能被壓迫和欺辱。
‘幸運兒不是我因為我選擇的路很難走。’
‘如果夠出色卻不能出頭。’
‘至少也做到沒第二個我。’
‘難道非要浮誇嗎內心也曾很掙扎。’
‘一個人努力的時候有誰看見嗎有誰知道嗎。’
‘……’
‘說是我著了魔也好瘋了也罷。’
‘若不能揮灑算什麼歌唱的玩家。’
‘看著我正在為你發光合不合胃口。’
‘都請欣然接受吧下一刻要為你擦出火花。’
炸裂、憤然、怒吼,連續兩遍。唱功不夠,情感來湊。就著重生以來,心中滿腔欲說,卻不能對人輕言的煩躁和憋屈,聯合今晚發生的衝突和逞強,李文星將整首歌內含的意義和情感,用勉強過及格線的唱功以及蘊含熱枕濃烈的感情推向更高的高潮。
聲起,眾人頭皮發麻。
聲落,眾人怔然失神。
淺吟低唱,高歌一曲,雖然李文星唱的是自己此時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這個才選擇了《浮誇》,但又何不是唱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
然則,還沒有結束,還沒有完。
看著臺下聽眾們的失神沉默,李文星曲起食指敲敲話筒,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繼續開腔。
‘有人問我我就會講’
‘但是無人來’
‘我期待到無奈有話要講’
‘得不到裝載’
‘……’
粵語,粵語版《浮誇》。
既然已經抄襲了國語版,那又如何能錯過粵語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