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做媒這一塊,我誰都不服 >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第3/3頁)

江文東與江文西自然沒有聽到村民們的議論,父親跟爺爺一起逝去,讓他們意外的同時,也感到悲痛不已。

不過,悲痛歸悲痛,喪事還是要辦理的。

他們的叔叔以及姑姑在接到訊息後,也都第一時間趕了回來。

父子倆同一天去世,這在龍山村堪稱百年難得一見,很快便傳得整個青河鎮都知道了。

江楓在接到訊息後,只是給江文東與江文西兄弟打了個電話,讓他們兄弟節哀,並沒有特地趕回去參加他們父親與爺爺的葬禮。

儘管江楓跟他們兄弟都是同一個祖宗,但畢竟是出了五服的,而根據龍山村這邊的喪葬習俗,出了五服的族人,辦喜事可以邀請人家來參加,但辦喪事的話,除了那些幫忙做工的人,其他人一般就不邀請來參加了。

在跟母親打電話的時候,江楓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道:“文東跟文西兄弟這麼多年一直被癱瘓在床的父親與爺爺束縛著,一直賺不到什麼錢,如今他們父親跟爺爺這一走,他們就相當於是卸下了千斤重擔,以後的日子不說一飛沖天,但也肯定比以前要好過很多了!”

江母道:“嗯,村裡人都這麼說,他們兄弟為人本分,做事勤快,真的不比誰差,如今負擔盡去,以後他們兄弟的日子差不到哪裡去。”

……

包辦婚姻在我國持續了數千年之久,影響力極其深遠。

直到解放後,國家才開始提倡男女自由戀愛,但還是有很多人的思想沒能改變過來,尤其是在農村,包辦婚姻仍舊大行其道。

真正的思想轉變,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上個世紀的1981年,市場報登了新中國首例徵婚啟事,這則徵婚啟事被看作是改革開放的象徵,甚至就連新華社都就此對外發了英文通稿。

隨後,路透社、朝日新聞、美聯社、巴黎電臺等外媒也陸續播發,報道把徵婚啟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這放在今天簡直是天方夜譚。

到了1988年,晉省電視臺播出了《電視紅娘》,這節目被稱為“相親類節目的鼻祖”,讓“電視相親”這個名詞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節目最初根本沒有人願意來報名,直到電視臺連續做了三個月廣告以後,才迎來了第一個單身漢。

當時大多數徵婚者都來自農村,其中有個徵婚者,當主持人問他家裡有幾口人時,他的回答是:“我家有兩頭牛,三頭豬。”

《電視紅娘》沒有任何的華麗包裝,徵婚人上來也就是對著鏡頭說大白話,甚至會出現結巴忘詞的情況。

這一時期的節目更像一個立體的徵婚廣告,電視純粹是一個媒介,為青年男女提供婚介服務,毫無浪漫可言。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二第三個便隨之而來。

1990年,帝都電視臺推出美顏版的電視紅娘——《今晚我們相識》。比之前素顏版的《電視紅娘》相比,有了更加豐富的環節設定,如自我介紹、才藝展示、遊戲互動等環節。

但就節目本質來說,它依然是一個電視版的婚介所。

直到1998年,湘省衛視率先打破第一代“電視徵婚廣告”傳統模式,推出現場交友新節目《玫瑰之約》,新形式、新風采俘獲了大量觀眾。十二位俊男靚女如同十二朵燦爛的玫瑰,在演播廳裡進行一場青春的約會。整個節目以玫瑰為引子,比如玫瑰話題、玫瑰問答、玫瑰派對等,最終目的是讓青年男女達成玫瑰之約。

“有愛情的地方,就有《玫瑰之約》。”這是新世紀初戀愛男女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玫瑰之約》創下了湘省衛視的收視奇蹟,掀起了一股全民“玫瑰狂潮”,引起了各大電視臺競相模彷。

一時之間,催生了一個個“玫瑰家族”,如《男女當婚》、《緣分天空》、《今夜情緣》等節目都是當時的跟風之作,在全國引起了“婚配熱”的熒屏浪潮。

不過,這些跟風作都比較短命,唯有《玫瑰之約》一路走來能夠獨領風騷,熱度持續了五年之久,一度成為湘省衛視的名牌節目之一。

只是再嬌豔的玫瑰也會有凋零的那一刻。

2003年,在長盛5年後,《玫瑰之約》這朵玫瑰出現了衰敗的徵兆,漸漸走向枯萎,宣佈停播整改。

經過不斷改進、三易主持人、改變形式,最終還是難逃凋零的厄運,於2005年宣佈停播。

至此,電視婚戀節目在熒屏上一度陷入了沉寂。

最新小說: 神都豪婿 許總為愛跪雨夜,只求她原諒 撿個狐仙當老婆 鄉村少年的傳奇人生 私密按摩師 華娛之大世界 終極狼魂 貪慾荒島 超級黑科技工廠 從零開始火爆娛樂圈 乖一點!京圈太子低頭誘吻小嬌嬌 靈未央 卡牌供應商 重生之按摩師的自我修養 我有皇帝分身 都市無敵逆天邪少 沈老師嬌嬌入懷,季總他肆意淪陷 逆天透視眼 超級紅包抽獎系統 我的老婆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