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舌尖》的導演,都是它的愛好者。
不過,知道內情的人就會明白,在桂省三大粉中,柳州螺螄粉只能說是後起之秀,其實知名度排第一的並不是它,而是它的老大哥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也算是得天獨厚了,以桂林這座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命名,它的知名度那是母庸置疑的。
只可惜,就像很多地方特色美食離開原產地就變了味一樣,“北上”的桂林米粉也早已面目全非了。
不管是桂林米粉還是柳州螺螄粉,如今不僅僅是全國知名,甚至還走出了國門,在國外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
唯獨與這兩大粉並列的南寧老友粉,卻只在桂省楊名,一旦出了桂省範圍,基本就沒多少人知道了。
梅鶯鶯家經營老友粉已經有二十幾年了,她的父母倒是有野心把老友粉推向全國,只可惜老友粉跟桂林米粉以及螺螄粉都不一樣,它是需要現炒現煮的,根本做不到口味統一,想推向全國根本不現實。
就是多開一家分店,都是困難重重。
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信得過的人手,別看老友粉的製作並不是很複雜,但怎麼樣弄才好吃,還是有一些訣竅的。
梅父梅母顯然不想他們多年摸索出來的手藝讓外人學了去,就只能夫妻倆辛苦經營,打消了開分店的想法。
不過,自從女兒大學畢業回店裡幫忙後,梅父梅母開分店的想法又再次活躍了起來,兩人便在忙碌之餘,把老友粉的製作技巧一一傳授給了他們的女兒。
這製作技巧可不單單是現炒現煮的技術,還包括了酸筍、豆豉、米粉等食材的挑選,還要學會熬高湯、自制辣椒醬等。
如今,經過一年多的學習與實踐,梅鶯鶯已經可以從無到有的弄出一碗非常美味的老友粉了。
按理說,開分店的條件,也具備了。
只是,梅家三口一直沒把開分店的事提上日程,原因很簡單,實在是店裡的生意太好了,哪怕是一家三口齊上陣,也就勉強能應付過來,根本沒必要再多開一家分店。
今天,隨著午餐高峰的到來,梅家三口都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這兩個小時,一家三口連停下來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當然,忙就代表有錢賺,一家三口自然忙得心甘情願。
下午一點過後,客流量終於減少,留一個人在廚房就能應付了,梅父便問道:“你們母女倆想吃什麼?”
梅鶯鶯抽了張紙巾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說道:“我煮碗粉吃就行了。”
梅母道:“你們父女倆先吃吧,我現在沒什麼胃口,等你們吃完了我隨便吃碗白粥就行。”
梅父道:“我現在也沒什麼胃口,你跟鶯鶯先去吃吧,我一會也隨便吃碗白粥就行。”
梅鶯鶯見狀也沒多說什麼,廚師沒胃口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廚師都是常年吃白粥的,尤其是剛從廚房裡出來,對什麼山珍海味都不感興趣。
熟練的給自己煮了一碗酸辣開胃的老友粉,梅鶯鶯便端出來吃。
她的母親,已經先一步裝了一碗白粥,就著鹹菜吃了起來。
梅鶯鶯剛坐下準備開吃,便聽到旁邊桌一個客人笑問道:“老闆娘,這是你閨女啊?我這碗粉就是她煮的,手藝挺好的,味道很不錯。”
梅鶯鶯抬頭看了這位客人一眼,發現這位客人長得還真是非常帥氣,而且那氣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那笑眯眯的目光看過來,似乎能看透人心。
梅母笑容滿面的說道:“是我閨女,這丫頭在這方面還算有天賦,煮的粉一點都不比我差。”
客人的米粉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他放下快子,拿紙巾擦了擦嘴,笑吟吟的說道:“老闆娘,我是幸福婚介所的媒人,想問問你這閨女有物件了沒有?要是沒有的話,我可以幫忙介紹個優秀的物件給她。”
聽到幸福婚介所的名字,梅鶯鶯瞬間認出了這位客人的身份,不待她母親回話,她就驚訝的問道:“你是江大師?”
梅母顯然也聽說過江大師的大名,聽到女兒的驚呼,她眼中也閃過一抹驚訝,網上都說江大師年輕帥氣,現在一看果然名不虛傳。
江楓點了點頭,笑道:“原來小老闆認識我啊!”
梅鶯鶯放下快子道:“江大師你可是全國聞名的媒人大師,是咱們桂省的驕傲,還幫那麼多大明星大富豪做過媒,我想不認識你都難啊!”
江楓謙虛的笑道:“你過獎了,一點虛名而已,不足掛齒。”
梅鶯鶯笑道:“你太謙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