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華夏陸帶著華夏的‘蘋果’,邏輯闖入阿美利加。”
《華盛頓郵報》:“更輕便,更科技,更廉價,邏輯MP3證明‘華夏製造≠低質量’。”
《西雅圖時報》:“ipod大危機!全球個人行動式數碼音訊市場的鐵寶座迎來最強挑戰者……”
無數報紙、電臺、電視網洶洶的造勢,都不如銷量的數字來得驚天地,泣鬼神,從12月20日上市的首周,整整售出7.39萬臺,僅僅聖誕節前後3天,憑6.14萬臺突破全美MP3市場銷售記錄。
第一批10萬里的5萬臺fantasy1,全部售罄。
在索尼音樂的辦公室裡,安迪拉克拿到公告牌最新一期的雜誌,冷吸一口氣。
&nb》竟然是雙榜第一,既是另類歌曲榜榜首,還打破《In
the
end》的記錄,名列單曲榜第一。
“公告牌評價的是拿下週銷量冠軍,無可置疑的硬搖滾新勢力,但也有場外因素的助推。”
秘書露出難以置信的眼神,“這個場外因素應該就是合作的邏輯,真是太瘋狂了,99美刀、199美刀的MP3居然比磁帶還暢銷,活見鬼。”
“一張磁帶只能聽一首歌,一臺MP3可以天天聽無數的歌。”
安迪拉克面色凝重,開啟桌面上剛下載完成的Spotify,介面一出現,緊繃的神經頓時鬆了下來。
跟itunes區別不大,多出一個社群聊天功能而已,但始終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盤旋。
他統統拋在腦後,不管硬體,還是軟體,關我屁事!
我只負責音樂這攤子!
然而,蘋果並不能事不關己。
雖然大腿還是電腦,推出的iMac
G4,就是那款螢幕懸浮在半圓形主機底座上的一體電腦,驚豔歸驚豔,但沒屁用,股價跌到14.33美刀,一年蒸發了40%。
ipod可是蘋果的另一條腿,不容有失!
“紐約、芝加哥、華盛頓、舊金山這些大都會區,都鋪滿了lmusic?”
&nusic在亞馬遜、新蛋網銷量很高,好評率超過了我們ipod?”
“支援windows系統的網際網路音樂器軟體,Spotify?fuxk,微軟入股了!”
“……”
伴隨市場部反饋ipod在聖誕節出現大量滯銷,冒出越來越多的資訊,蘋果高層,包括喬布斯本人才猛然意識到,有一頭華夏龍悄悄地過太平洋,奇襲小半個MP3市場。
反了,反了,華夏製造噬主了!
喬布斯面色陰沉,從道格莫里斯收到的訊息,僅僅是微軟協助的Spotify對標ituens,網上麥當勞大戰音樂販賣機,萬萬沒料到除了軟體,硬體對上硬體。
他粗暴地中止例會,點名只留下硬體部總裁裡奇奧,和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
裡奇奧神情嚴肅,“史蒂夫,一定是微軟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