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投票表決。
決定未來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究竟使用哪種技術的NanoSIM卡,一旦成功,繼typeC介面統一標準和快充技術標準,
邏輯又拿下了一個國際技術標準!
三流的公司做產品,二流的公司做品牌。
而一流的公司,做標準!
“是啊,反倒是蘋果更懂我們的方案,這或許就是敵人才是最瞭解自己的人。”
孫紅軍不禁自嘲。
畢竟蘋果,可是邏輯最完美的複製人。
“蘋果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們做夢也肯定想不到,我們竟然想把手機SIM卡和儲存卡合二為一。”
陸飛話裡帶著一絲得意。
“是啊,太瘋狂了,誰能想到我們敢把兩個毫不相干的東西整合到一起,可誰讓我們既是全球SIM卡供應商,又是SD儲存卡最大生產商之一,也只有我們有技術、有能力去做這個專案。”
孫紅軍豪氣沖天。
手機SIM卡和儲存卡,本來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就像在兩個平行世界,互相沒有交集。
因為在功能機時期,手機主要用來打電話,基本用不上特別大的儲存空間。
更別說擴充套件儲存卡了。
而且即便需要擴充套件儲存卡,功能機一個個搬磚大小的機身,也能輕易地容納。
但到了智慧機的時代,手機SIM和儲存卡就必須有交集,尤其是NanoSIM卡標準誕生併成為主流,限制了智慧機儲存擴充套件的功能。
像蘋果,就只能發展iCloud空間。
而硬體上的難題,留給其他廠商,這個難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同時容納下SIM卡和儲存卡,畢竟智慧機的空間可是寸土寸金。
多出一分一毫,都或許能多裝個晶片。
“專案現在到了什麼進展?”
陸飛心不在焉地敲了兩下滑鼠。
“三體實驗室一直在研究,最近搞出個方案,準備顛覆傳統手機的卡槽結構,以往是一左一右放SIM卡和儲存卡,或者就是單卡槽,現在調整為正反兩面的雙卡槽,一個卡槽實現雙卡,有效地解決空間問題。”
孫紅軍激動道:“如果能夠成功的話,甚至以後還可以支援雙卡雙儲存卡。”
“可行嗎?”
陸飛皺了皺眉,雖然是門外漢,但也粗粗瞭解過,SIM卡遵從的是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的標準,只有6個PIN腳,而SD儲存卡遵從的是SD協會的標準,有8個PIN腳。
相當於要三腳插頭插在四孔插座上。
一個卡槽要如何才能同時支援?
“從現有的理論上來看,確實不行,不過陸總,不解決這個問題,沒辦法做到讓SIM卡和儲存卡合二為一,所以諮詢了行業裡跟我們合作密切的所有科技公司。”
孫紅軍仔細地講述研發的來龍去脈。
“結果呢?”
“全都一籌莫展,除了華為,實驗室的人只有在跟華為工程師交流的時候,突發奇想,得到了一個解決思路,就是L型PIN腳。”
“L型?”
陸飛等了會兒,私密的郵箱裡就收到了孫紅軍發來的設計圖紙,就見把Nano儲存卡的其中兩個PIN腳設計為L型,擺放在儲存卡的兩個角落,從而適應Nano尺寸的卡片空間。
“如此,Nano尺寸的儲存卡就能跟NanoSIM卡完美共用一個卡槽,比傳統的Micro SD卡面積小了45%,但寫入速率預計超過現在的SD U3標準,絕對的遙遙領先!”
孫紅軍介紹著每一處細節。
陸飛一邊聽,一邊提問,一問一答之間,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新一代的SIM卡標準由邏輯定義,與之相配的儲存卡標準,依然是邏輯定義的,可以預見,SD儲存卡業務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像3D NAND快閃記憶體一樣。
秀兒!
一枝獨秀!
“陸總,我們暫時把專案定名為NM卡,也就是‘Nano&nory Card’的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