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雲雙手不安地搓了搓。
“所以我們就試著轉去鵬城突破,可鵬城的計程車公司也一樣,第一句話問的也是同樣的問題。”柳清萬般無奈,“偏偏順風就能輕易得到北上深交通系統的支援,在這方面上,滴滴遠遠落後順風,特別是在鵬城。”
鵬城特麼簡直是陸飛的根據地啊!
鹿雲咬牙切齒,雙拳緊攥,“那伱們打算怎麼處理?”
“最後,我們在昌平找到了一家叫‘銀山’的計程車公,我陪他們高層喝酒,把他們都喝高興了,總算看在滴滴不容易的份上,答應讓我們去試一試,可惜只是一家小公司,只有70輛計程車。”程維滿肚子都是委屈。
“可是我剛才看了滴滴的後臺統計資料,到現在為止,司機註冊人數只有41個。”
鹿雲眉頭皺得越來越深,“活躍度就更低了,第一天有16個司機使用,第二天就變成了8個,這些天平均每天只有7人再用,這又是為什麼?又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我已經派人調查了。”
程維很是無力地擺擺手。
“原因剛剛查清楚了。”
柳清臉色嚴肅,“雖然現在是智慧手機時代,但並沒有普及到計程車司機,抽樣的結果顯示至少有七八成沒有智慧手機。”
“那也不是滴滴只有幾十個司機、幾個日活的理由。”鹿雲頗為不滿,特別想到順風攻城拔寨、蒸蒸日上,心裡又急又煩。
“那,那是因為即便裝了滴滴的司機,也嫌滴滴的APP費流量,流量超過1M,運營商就會多收10塊,這個代價太大,更讓計程車司機不敢開。”柳清把調查結果遞給他們。
“那為什麼順風的註冊數量會這麼多?”
鹿雲看到1.7萬司機和8.3萬的使用者,內心深處湧出一種把檔案撕碎的衝動。
“順風為了計程車司機捨得用滴滴,他們給每個司機每個月補貼3塊錢手機流量費。”
程維眉毛不斷抽動。
按照滴滴高層原先設想的盈利模式,是從每個司機身上收取每月3塊錢的服務費,但萬萬沒想到,順風非但沒收錢,還特麼倒貼!
再加上出行里程有補貼方案,
這也未免太財大氣粗了吧!
一時間,十足的信心有了一絲裂痕。
“順風補貼,我們也補貼!”
鹿雲語氣裡充滿著不容置疑。
“我們正在做,等方案出來以後,馬上跟電信、移動、聯通三家談合作的事情。”
柳清艱難地點了下頭。
這就是他們跟陸飛商戰的壓力嗎?
“不要急,滴滴剛剛上線,面對強敵也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
鹿雲伸出一根手指,“1000!就1000名司機!兩個月內拿下1000名司機!”
“1000名?難啊鹿總。”
程維大大地吐槽,滴滴不單單缺少政fu和政策支援,缺少司機和使用者,更缺少引流和宣傳的渠道,特別是線下拉新的手段。
本來計劃的非常完美,找首都國際機場談推廣合作,因為基本上,每個燕京的計程車司機,一週之內都至少會去一次機場,只要在機場連續推廣一週,大致可以接觸到所有司機。
就能如願地把滴滴推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