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陸老爺能把邏輯做的這麼偉大!
的的確確是一個識貨之人!
黃仁勳當聽到他願意讓名下的企鵝、飛購、Line、邏輯等大型公司統統參與到CUDA平臺的開發,臉上的驚喜根本掩飾不住。
“有了我們的加入,英偉達就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或許等到AI晶片成熟了,等到人工智慧科技突破了,就能徹底顛覆GPU只能作為顯示卡的侷限,彎道超車CPU!”
陸飛直直地盯著黃仁勳。
“咕嚕,咕嚕。”
黃仁勳吞吞口水,眼睛不住地看向手錶。
“怎麼,黃總你趕時間嗎?”陸飛打趣道。
“不,我只想看一下今天是不是愚人節?”黃仁勳一不留神地說出心裡話,“哦不,騷瑞,我就是有點不敢相信。”
“別急,還有。”
“還有?!”
“為了保證合作的順利和穩定,我希望英偉達能接受我們的戰略投資。”
陸飛伸出雙手,五指攤開。
也就是5.5%的股份,大概3300萬股。
以每股 14美刀的收購,需要4.62億美刀,貴是貴了點,可一旦成功,邏輯馬上會成為僅次於領航、貝萊德、富達的第四大股東。
“這個、這個……”
黃仁勳被一個又一個的“驚喜”給震住了,侷促地扶了扶眼鏡,“陸總、邏輯的戰略投資需要作為單獨議案經過董事會審議,然後轉交股東大會表決,這個時間還有難度……”
“只要黃總你同意,我相信能夠說服其他董事、股東。”陸飛彷彿惡魔在低語,“英偉達一定不要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黃仁勳一想到英偉達搭上邏輯的智慧機、平板電腦的順風車,一想到CUDA有陸飛的鼎力支援,畫面太美,立刻感覺口乾舌燥,
下意識地拿起杯子,才發現空空如也。
“黃總,想,要多想。”
陸飛主動端起水壺,替他倒上。
………………
邏輯和英偉達的合作談判,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再怎麼保密,訊息還是鬼使神差般地洩漏了出去,但傳出去的只有一條——
英偉達疑似引入邏輯戰略投資。
繼新機釋出會之後,又給北美科技圈裡砸了一個重磅炸彈,一時間,眾說紛紜。
有說英偉達想傍上邏輯的大腿進軍移動市場,有說英偉達找上邏輯聯手,逆襲AMD和英特爾,也有說邏輯衝著CUDA平臺而去。
總之,沒有一個準信。
但有兩個訊息千真萬確,高盛釋出公開信歡迎巴菲特和陸飛以股東的身份入主公司。
而另一個就是三體基金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宣佈跟速匯金達成收購協議,最終的交易還要上報給海外投資委員會檢測,審批透過才行。
又是陸老爺!
又是巴菲特!
新聞一個接一個,最新一期的《福布斯》雜誌乾脆把陸飛和巴菲特作為封面人物,一老一少,兩人捧著一個金融海嘯的地球。
巴菲特捧著西半球,陸飛捧著東半球。
標題赫然寫著:誰主沉浮?東西股神!
雜誌在國內傳開,隨之引發軒然大波。
這年頭,光聯翔收購IBM的PC部,就夠舉國轟動一時,陸老爺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又雙一次直接震撼網民一整年。
在某職場社交平臺上,熱心網友閒來無事,青梅煮酒論英雄,給國內的企業家以及名企大廠排起了名次,瞬間招來熱議。
目前網際網路著名公司分成了3個梯隊:
第一檔:企鵝、邏輯、華為、飛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