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拍了下他的肩,眼睛卻盯著郭凡,“吳晶想拍軍事動作片,你呢?如果讓你單獨做一個電影專案,你想要拍什麼?”
“我?公司想讓我拍什麼,我就拍什麼。”郭凡脫口而出,突出一個乖巧。
“我是說‘如果’,儘管大膽地說出來。”
陸飛說話中帶著一絲誘惑。
“科幻,最好是科幻吧。”
郭凡鼓足勇氣說自己心中一直有科幻夢,之所以跨行當導演,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拍出屬於自己的國產科幻片。
“噗,啥,科幻?”
吳晶一口水差點噴出來。
你還好意思說我拍軍事動作片冒險?
你丫比我還不靠譜!
他清清嗓子,“我雖然不懂科幻電影,但我最近正好接了一部科幻戲,劉振偉導演的《機器俠》,全程我都在,說實話,真不如90年代的《終結者》,和好萊塢的差距相當地大,如果說軍事片差了好萊塢十年的話,科幻片至少差了三十年,現在你告訴我要拍國產科幻片,確實很科幻,相當地科幻。”
“陸總讓我說,我才說的。”
郭凡眨了眨委屈的眼睛,“我也知道依現在電影工業的水平不現實,但萬一將來……”
“這麼說吧,你的科幻電影要能成,我的軍事動作片肯定早就成了。”吳晶嘿然一笑。
看著兩個理想主義者拌嘴,陸飛和高媛媛互看一眼,突然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宣佈:
你們這個專案,我陸老爺投了!
“啊???”
不光吳晶和郭凡,連高媛媛也嚇了一跳。
兩人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不信。
科幻和軍事可是重工業電影題材,在好萊塢至少是上千萬美刀的B級專案,就交給兩個毫無導演經驗、毫無導演作品的菜鳥導演?
陸老爺,你不會是拿我們尋開心吧?
“你們以為我是在開玩笑?”
陸飛不以為意,“老實跟你們說吧,我就是想讓你們幫著打造華夏的電影工業體系。”
高媛媛給他的杯子續上水,目光柔和。
“這些年,雖然對外宣稱,《鋼鐵俠》中外合拍斬獲多少,《畫皮》又如何如何,那只是‘自欺欺人’,請的不都是好萊塢、棒子的團隊?”陸飛一本正經說:“漢唐自己的特效工作室只是參與而已,必須認清差距,我們華語電話的底子很薄弱,只是手工作坊。”
“什麼是工業化?”
“工業化的前提是標準化!”
他舉了個例子,劇本制度。
從劇本字號、行間距、標點符號等基礎格式統一,都用編劇軟體轉化成資料庫。
如此可以任意地從海量文字,知道角色說了多少句話,多少場日戲……
然後用編劇軟體,對接導演軟體、製片軟體、場記軟體,把所有人和系統全部串聯起來。
而如今的劇組,還沒有完全資訊化。
場工習慣用紙來記,可記一百天就是一百張紙,一百張紙裡要尋找任何一個資訊,又怎麼快速尋找?
跟好萊塢工業相比,華娛才剛剛完成摩托化,距離機械化、資訊化,還有很長一段路。
“可、可為什麼您選中我們呢?”
吳晶、郭凡吞了吞口水。
陸老爺,我們膽子小,您別玩我們……
“首先,你們有夢想。”
“恰恰是軍事夢和科幻夢,恰恰這兩個就是電影工業體系崛起最關鍵的兩大型別片!”
陸飛笑眯眯說:“其次你們都有銳氣,像章藝謀、陳凱哥他們都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完成了商業化的使命就可以讓路,讓年輕敢幹的導演頂上,寧昊就是,你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