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信誓旦旦地保證。
“不要急於國產化,國產化率高不高只是量的差別,造得出和造不出才是質的差別,前者是關鍵,後者只需要時間,我們的C919也一樣抓整機思路,先搞清楚研發的邊界。”
除了沙領導,面前的各個都是工程師出身的理工男,像林嘉慶,就是電力系專業。
此外,水力、地質,甚至還有在電子管廠當過技術員的,看著陸飛就像看到寶貝似的。
問東問西,問的全是技術。
“復芯現在的良品率上來了沒有?”
電子管廠出身的領導忽然問道。
“理論上,最快五月份就能從89%突破90%。”陸飛語氣裡透著一絲小驕傲。
“這麼高!?我記得去年你們才宣佈試產,那時候良品率不到10%吧?”
林嘉慶、沙領導等人互看,又驚又喜。
“我們引進了兩位大才,一位就是前不久被授予中科院外籍院士的胡正明教授,另一位是他的高徒,梁孟松,也是復芯現在的技術領軍人。”陸飛嘿然一笑,簡單介紹。
“好!好!”
眼鏡老人露出欣慰的笑容:“復芯能和臺積電、英特爾它們競爭嗎?”
“在成熟的工藝上我們完全有能力競爭,至少跟三星、英飛凌這些同處於第二梯隊,不過在先進程序上,臺積電、英特爾還是有先發優勢,都宣佈45nm工藝已經投產了,不過代差已經縮短到1.5代了,差不多一兩年。”
陸飛感覺自己就像畢業答辯的博士,面對著一圈導師,每字每句,都要斟酌。
“這次的次貸危機影響大不大?”
林嘉慶盯著他看,不怒自威。
“肯定會有影響,但也不完全是負面的,雖然經濟危機加劇了晶片市場不景氣,但對於復芯不但不是危機,反而是絕佳的機會。”
“因為需求銳減,產能其實早就過剩,尤其是最先進的45nm工藝,還是以65nm、90nm工藝居多,這方面復芯絕對不弱。”
“關鍵我們的產能很快就排滿,對外有高通以及安卓開放聯盟廠商的訂單,對內有邏輯、神舟、天宇等國產廠商的,再加上‘家電下鄉‘、’電腦進城‘的計劃,絕對是我們晶圓製造追趕上世界一流梯隊的契機!”
陸飛說到這裡,就看到領導肉眼可見得激動,沙領導甚至直誇“小陸的辯證法用得好”。
他頓了頓,丟擲更振奮人心的訊息:
“我們打算利用這個難得視窗期,跨過55nm,直接跳代研發45nm工藝,進一步追上世界第一梯隊,復芯有這個能力和信心!”
“好,我們也都對復芯有信心!”
眼鏡老人鏗鏘有力道:“有困難就要說,需要支援就要說。”
“是,領導!”
陸飛倍感驚喜。
其實,他需要的支援還遠遠不止這些。
但隱而不說,得找一個更合適的場合私下說。
一行人合影留念,直接用午飯。
這不機會就來了嘛!
陸飛拐彎抹角地提到長江儲存和美光的侵權官司,像極了在外面受欺負的孩子找家長。
“我們還檢查到這個往國內銷售的晶片一直預留資訊後門。”
“如果情況屬實,自會處理的。”
林嘉慶等人不動聲色地互看了一眼。
等的就是這一句!
陸飛眯了眯眼,呵呵,就你美光能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