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想分享邏輯股權,推動邏輯上市。
“我懶地見他們,我要去接機,沒空。”
陸飛撇撇嘴,算盤珠子都崩到我臉上了。
“他們說的很誘人,說能把邏輯像蘋果和諾基亞一樣做到千億市值,您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世界首富。”郭興語氣裡透著一絲不屑。
“呵呵,要是想上市,早就能上了,還用著他們來操這個心,你告訴他們,邏輯不會上市,甚至不會接受任何資本,我不缺錢,邏輯也不缺這個錢,至於世界首富嘛……”
陸飛說:“難道邏輯我不上市,我就沒這個機會了啦?呵呵,甭搭理這幫人,你也不要搭理,隨便派一個副總應付一下就完了。”
“明白,那我就派天美去。”
電話一結束通話,曾麗上身往前傾:
“接機是不是耽誤到你了?”
“沒有,學姐,反而接媽和小雨給我找了個好藉口,我壓根就不想見他們。”
“不是都說上市好嗎?”
“那得看是誰咯,邏輯的股權結構和運營模式,這輩子都不可能上市,一旦引入了資本,十之八九會失控,特別還是美資。”
陸飛可不想重蹈中興的覆轍。
儘管上市相當誘人,蘋果如今市值1640多億美刀,諾基亞有1150億美刀,擁有長江儲存和復芯半導體,再加上自身本體,邏輯再不濟也有1000億美刀左右,不管花旗,還是高盛,還是其他券商,基本上只高不低。
千億市值,說不要就不要……
曾麗雖然聽不懂,但大受震撼。
“何況讓我在今年上市,當我是傻X嘛。”
陸飛冷冷一笑,鷹醬可壞的很。
………………
2月初,次貸形勢就像這個冬天這般冷。
即便財政部想方設法地挽救,跟住房與城市發展部聯手打造救市專案,希望聯盟。
利用再融資,把購房者的次貸轉換成低利率的固定利率貸款,也就是把100萬筆房貸轉換成低利率貸款,其中68萬筆是次級貸款。
如此,確實緩解了危機,但遠遠不夠。
投資人都不是傻子,紛紛棄船跑路,逃離美利堅的金融市場,奔向最安全的投資——
美利堅國債。
華爾街巨頭們,哪怕是中途從多轉空的高盛,虧損也在持續擴大,沒有一個能倖免。
就在《紐約時報》發出“市場的流動性衰減”的警告,關於貝爾斯登的謠言漸漸傳開,不知道哪個內鬼透露它正在經歷流動性問題。
相當於投資人紛紛撤資,現金快見底了。
一開始,眾人付之一笑。
貝爾斯登可是華爾街五大投行之一。
雖然個頭最小,但行為做派卻很兇悍,經常操著極高的槓桿在市場的大幅波動中殺進殺出,賺取資產的低估值收益。
典型的“只認錢不認人”,做事特立獨行。
約翰鮑爾森就繼承了貝爾斯登的基因,殺意已決,噬主也做的出來,在油管、臉書、推特等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輿論徹底沸騰了。
謠言反覆說一百遍,就會成為真理!
《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週刊》等權威商業媒體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撲向貝爾斯登,由內而外地剖析它的運營狀況。
貝爾斯登立刻自證清白,
擁有180億美刀現金和高流動性證券!
卻冷不丁,又有財經自媒體“湊巧”地曝光出貝爾斯登、雷曼、美林等P2P平臺危機。
貝爾斯登又逼不得已放羊毛,推出各種活動,比如註冊送獎品、話費、體驗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