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楠無奈道:「陸總,難不成神舟還要研發作業系統?」
陸飛道:「倪院士覺得辦不成?」
「至少10年以內辦不成。」
倪光楠扶了扶眼鏡。
「我
同意您的判斷,所以我計劃起碼四個「五年規劃」,不求超越,只求追趕,晶片、伺服器我不敢打包票。」
陸飛道:「但是作業系統,我有信心!」
「陸總有信心能繞得開intel嗎?intel可壟斷了桌面作業系統。」
倪光楠根本不相信能辦成。
陸飛把水一飲而盡,水杯啪地放在桌上,果斷地祭出大殺器——
吾有安卓作業系統,能不能成!
倪光楠一臉懵圈,能成,站著。
陸飛又祭出邏輯的軟硬一體生態、復芯半導體的戰略規劃,還滔滔不絕,從移動網際網路,聊到萬物互聯。
要知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高通跟安卓組建的安高聯盟,一崛起就重創了intel,急得微軟拋棄英特爾這個老盟友,跟AMD合作。
這個,加這個,能不能造出國產電腦!
倪光楠哪怕見慣大風大浪,照樣心動不已,死死地盯著眼前人,彷彿看到了華夏電腦,乃至半導體行業的希望曙光。
他趕緊喝口水,壓住激動的心情:
「陸總,伍總,你們可要想清楚,晶片產業有一個摩爾定律,一旦投入積體電路,就必須不斷投錢,停了就會落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陸飛道:「我當然知道,就是因為知道,所以現在再不追,以後想追,恐怕差的就不只二十年了。」
倪光楠問:「說說看,有什麼計劃?」
「剛開始先圍繞英特爾的晶片做公板,研發出自己設計的主機板,授權給神舟電腦,由市場反饋再調校。」
陸飛和盤托出計劃,等公板上積累足夠的實力和資金,再著手晶片,整個專案暫定兩個「五年」,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10年,不算久。」
倪光楠聽到「不靠國、家靠自己」,最後一絲的猶豫都沒了。
「邏輯旗下的三體研發基地,會和神舟電腦合資成立實驗室,您當主任,主抓技術,商業和市場交給我們。」
陸飛睨了眼伍海軍,「第一期我們各自拿出1500萬,總共3000萬,往後邏輯每年,再拿出盈利起碼的3%用作研發。」
「這個嘛。」
倪光楠徹底心動,「能不能讓我想想,過幾天我再給你們答覆?」
「沒問題,我靜候佳音。」
陸飛和他握了下手,便起身離開。
目送著兩人消失在樓道里,倪光楠靜靜地杵在門口,心情五味雜陳。
天不生陸老爺,華夏電腦萬古如長夜!
柳傳智之流一比,簡直是雲泥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