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沒有聽錯?
&n?不是90nm?
&n積體電路工藝技術嘛!
&n搞出來了?
確定是復芯,不是中芯?
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從設計到封測,尤其是製造的同行,一個個懷疑自己聽錯了,交頭接耳,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大部分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65nn工藝,可是連中芯都還沒有搞定,復芯這個小老弟怎麼就彎道超車老大哥了呢?
要知道,在當前的全球晶圓代工領域,臺積電、聯電擁有成熟的65nm工藝,而且重兵投入到45nm製程節點,處於第一檔。
&n量產的特許半導體、IBM、世界先進等等,內地也只有中芯夠格,但在65nm研發進度上排在末尾。
至於復芯,和三星、華虹這些90nn晶片量產起步晚的半導體,同屬於第三檔。
現在,怎麼就從第三檔裡殺出一匹黑馬,非但逆襲了第二檔,還追趕上第一檔了呢?
真的假的?
邱慈雲作為華虹的CEO,去年新官上任,帶領團隊搞出0.18微米的CMOS工藝技術,出片量超過1萬片,銷售總收入破8億。
正滿心歡喜著,卻被複芯一盆冷水澆滅。
你品,你細品,你帶著手下,到鵬城,唱著歌還領著獎,突然就被複芯給趕超啦!
華虹好歹是老前輩,在中芯出現之前,絕對的半導體內地一哥,“909工程”的主力。
被中芯超越也就認了。
畢竟有張汝京大佬坐鎮,有資深的班底保駕護航,又有政策扶持,又能上市融資。
可憑什麼會輸給成立不到5年的復芯!
就因為陸老爺是億拳鈔人,有鈔能力嗎?
如果能靠錢就能砸出半導體,華虹早在90年代就能砸出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可媒體們管不了這麼多,雖然看不懂,敏銳地注意到“復芯突破65nm製程”,絕對是頭條中的頭條,就像鯊魚聞到了血腥味,不管是《半導體光電》這種專業雜誌,還是大大小小的傳媒、網媒,一擁而上,浩浩蕩蕩。
“臥槽?”
孫紅軍嚇得一個激靈,立馬殿後。
陸飛腳步加快,一溜煙的工夫走入頒獎禮大會場,就見過道兩側總有人熱情地打招呼:
“陸總,你們的保密工作做的可以啊!”
&n啦?”
“陸總,我們展訊一直想跟復芯,還有澎湃好好合作一把,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機會?”
“……”
望著陸飛迎面朝自己走來,張汝京緊皺著眉,起初聽到復芯比中芯提前突破65nm製程節點,一度以為是玩笑,但這話是從陸飛嘴裡說出來,就很顯然不是玩笑,但依舊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想都想不通,怎麼就領先了呢?
沒人比他更懂追趕晶片製程的難度!
中芯之所以能以如此神速追上臺積電,靠著就是從臺積電、英特爾這些第一、第二檔挖人,甚至乾脆挖走整個團隊,但即便如此,仍然距離65nm風險試產,還差了一兩個季度。
&n的復芯,怎麼會進步得這麼快?快得簡直不像華夏半導體!
&n?”
當陸飛坐下時,張汝京終於忍不住發問。
“沒錯,不過良品率只有18%,好在我們已經找到提高改進的方法。”
陸飛守口如瓶,絕不透露半分梁孟松的資訊,語氣裡帶著一絲的神秘。
“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