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主研發,就需要資金,就需要融資,就需要把非流通股釋放到二級市場,所以三一重工的股改,只許成功,不容失敗。”
向文波不由激動,“不知道陸總能不能在這次股改,助我們一臂之力?”
“當然。”
陸飛脫口而出,股改可是華夏資本市場十五年以來的大變局,沒有先例可循、沒有參照標準,就像從荒原上走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
陸老爺來,就為辦三件事——
立規矩!立規矩!還是特麼地立規矩!
他要借三一重工,給股改的後來者立一個規規矩矩的參照,於是要求提高減持的門檻,要求股改方案實施後,至少一年不得減持原有非流通股。
“一年?”
梁根生、向文波互看一眼,突兀的減持條件讓他們一時陷入思考當中。
陸飛伸出一根手指:“這也是對‘三一重工’膽量、勇氣和魄力的一次考驗,如果梁董答應,我不但讓三體投贊成票,還會幫伱們做其他中小股東的工作。”
說著,伸出第二根手指:“而且我會拿出一筆資金,如果股改以後,三一重工股價下跌,就會增持流通股,幫你們穩定股價。”
還有這等好事?!
梁根生不由意動,非流通股、流通股股東們最大的擔心,莫過於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像開了閘的洪水發洩,就讓股價跳水。
可有了華夏巴菲特背書,根本不怕跌!
“陸總為什麼這麼幫三一重工?”
向文波留了個心眼。
“作為企業,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除了利潤,還有比利潤更美好、更崇高的目標,那就是應負的社會責任!”
陸飛一副為國為民、大義凜然的樣子。
“三一重工的責任是做股改的第一股,三體基金的責任,就是推動三一重工完成股改。”
此話一出,彷彿萬丈光芒閃出。
梁根生彷彿已經看到三一重工股改成功的瞬間,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兩項減持的承諾。
轉而又遲疑道:“陸總,我們能不能在接下里的路演裡,對外透露你是三一重工流通股的大股東?”
“梁董,不要急,還不是時候。”
陸飛露出神秘的笑,餘光不由自主地瞥向窗外,一輛停在路邊的紅色車上突然發出一道道閃光。
感謝 20211201151921147大大的100起點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