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伸出五根手指,說:“一兩泡椒五文錢,買二兩送半兩。”
“這麼貴啊?”
趙娘猶豫了。
李陽收回手指,也不在意,擺了擺手。
“你知道這一罐泡椒我們用了多少鹽嗎?整整三兩鹽呢。”
其實鹽對她們來說並不算啥,但是對趙娘來說鹽可是很貴了。
畢竟大錦的鹽價一直很高,只有富貴人家才捨得在飯菜裡用鹽。
一聽這泡椒居然用了這麼多鹽,趙娘都驚了,難怪是這個價。
她猶豫了一下,但想到剛才那個酸爽的味道,一咬牙:“那,那給來二兩吧,還送半兩別忘了。”
“好嘞,不會忘的。”
李陽去給她拿泡椒,趙娘坐在原地,又伸手捏了根泡椒舔了幾口。
這麼貴的東西,她可得多嘗幾口。
泡椒上架第一天,像趙娘這樣嘗過後爽快買單的人不多,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省錢買一些更實用的東西。
泡椒好吃是好吃,但大家還是潛意識覺得這個東西是個消遣,並不認為它可以代替調味料。
顧嵐衣也不著急,繼續讓李陽給店裡擺著免費試吃的小蝶。
萬壽雜糧鋪的掌櫃一開始還擔心朔方的那個泡椒會拉攏顧客,但是在發現只有很少人買單後也不著急了。
楊掌櫃挺著肚子坐在櫃檯後笑眯眯地撥著算盤。
到底是年輕人啊,那些窮傢伙連買個米都要還價,哪裡會掏錢買那個什麼辣椒,嗤。
百姓真的不會掏錢買泡椒嗎?
那可不一定。
幾天後,趙娘在發現自己一時興起買來的泡椒居然真的能代替調味料炒菜,而且比鹽好吃了不止一星半點的時候,馬上把泡椒介紹給了親朋鄰里。
“我跟你說,這東西是新開那家鹽鋪裡賣的,好吃得不得了,好像叫什麼,泡椒?”
鄰居一臉狐疑,真有這麼好吃?
因著趙孃的話,鄰居第二天去買鹽時走到萬壽門口又拐了個彎兒去了朔方。
買不買的無所謂,去湊個熱鬧也是好的。
大多數人抱著湊熱鬧的心態,紛紛去朔方想看看泡椒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一來二去的,很多家裡稍微寬裕點的女子都爽快地掏了錢。
腳下拐彎兒的鄰居也是其中之一,她是見過趙娘拿這個炒菜的,炒出來是真香,於是在嘗過泡椒後很爽快便買了一斤拿回家。